一位老者手捻胡须,神色庄重地说道。

“是啊,这般年轻就有如此造诣,必是佛菩萨转世,庇佑我大清。”

身旁的年轻人接话,眼中满是崇拜之色。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远处缓缓走来一队僧众。

为首的正是安吉大师,他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僧袍,那颜色仿若被日光亲吻过,熠熠生辉,又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

僧袍随风轻轻飘动,宛如流淌的佛光。大师身姿挺拔修长,步伐沉稳且轻盈,每一步落下,似都与大地的脉搏相融,不见丝毫慌乱。

他面容清俊,仿若刀刻般的轮廓透着几分冷峻,眉如远黛,眼眸深邃如海,平静中蕴含着无尽的悲悯,让人一望之下,心生敬畏。

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似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仿若早已洞悉世间万物的玄机。

尽管不过二十有九,却散发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与睿智。

随行的僧众们皆身着褐色僧袍,手执法器,木鱼、铜磬、经幡错落有致。

他们步伐整齐划一,口中念念有词,梵音袅袅,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京城的喧嚣之中,涤荡着众人的心灵。随着队伍的临近,那梵音愈发清晰,仿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驱散了人们心头的杂念。

宫门前,带队的禁卫军统领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高声道:“安吉大师,我等奉命在此等候多时,恭迎大师入宫。”

声音洪亮,在宫门前回荡。

安吉大师微微颔首,双手合十,轻声道:“有劳将军。”

那声音仿若穿越了尘世的喧嚣,直接落入众人的心间,清脆而空灵,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统领侧身让路,安吉大师带领僧众稳步踏入宫门。

踏入的瞬间,似有一股别样的气息扑面而来。宫墙内,庭院深深,廊道迂回,雕梁画栋间尽是皇家的奢华与威严。

但在安吉大师眼中,这一切不过是浮世的幻景,他目光沉静,心如止水。

沿途的宫女太监们,见大师前来,纷纷跪地行礼,低垂着头,不敢直视。

他们虽身处宫闱,见多识广,此刻却也被大师的攻势所折服。

行至一处庭院,内务府的官员早已在此恭候。

官员身着朝服,上前躬身行礼:“大师,一路辛苦。此次祈福仪式,内务府已按照圣上旨意筹备妥当,还望大师过目。”

说着,递上一份礼单。

安吉大师轻轻摆手:“劳烦大人费心,一切但凭安排。”话语间,尽显谦逊。

官员引着大师继续前行,绕过几道回廊,宝华殿已然在望。

宝华殿坐落于紫禁城的一隅,朱红的殿门,金色的门环,在日光下闪耀着庄重的光芒。

殿顶的琉璃瓦色彩斑斓,仿若一片琉璃仙境。殿前的广场上,摆满了香案、供品,鲜花、水果、香炉整齐排列,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空气中,给这庄严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两侧的宫灯摇曳,灯上绘制的佛像仿若在光影中微微含笑,似在迎接这场盛大的祈福。

殿内,巨大的佛像庄严肃穆,金身高耸,佛眼低垂,俯瞰着世间众生。佛像前,蒲团整齐摆放,等待着僧众们的虔诚叩拜。

安吉大师步入殿内,目光扫过,微微点头。随后,他带领僧众净手、焚香,开始做起法事的准备。

弟子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摆放法器、展开经卷,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虔诚。

随着一声清脆的木鱼声响起,祈福仪式正式开始。安吉大师端坐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闭目诵经。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仿若洪钟鸣响,在殿内回荡。

梵音阵阵,如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众人的心灵。僧众们齐声诵经,声浪滚滚,仿若要冲破这宫墙,直抵天际。

殿外,阳光愈发强烈,洒在广场上,光芒耀眼。

微风拂过,经幡飘动,猎猎作响,似在与梵音呼应。此时,一群白鸽振翅高飞,划过天际,仿若传递着这份祈福的愿力。

宫中的妃嫔们,听闻安吉大师入宫祈福,也纷纷遣人送来供品。

精致的糕点、新鲜的蔬果,一篮篮、一盘盘摆满了殿外的香案。她们虽不能亲临现场,却也希望借此表达对大清将士的祈愿,期盼他们平安归来,为大清再立战功。

祈福仪式持续进行着,安吉大师沉浸其中,心无旁骛。

他的诵经声仿若有一种魔力,让周围的人渐渐忘却了尘世的纷扰,陷入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日头渐渐西斜,余晖洒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祈福仪式终于接近尾声,安吉大师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透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满足。

他深知,这场祈福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是对大清将士的深深祝福。

站起身来,安吉大师带领僧众向佛像行礼,感恩佛力加持。随后,他走出宝华殿,内务府官员再次上前:“大师,今日辛苦,圣上有旨,安排大师在宫中客房歇息,明日再行诵经。”

安吉大师双手合十:“多谢圣上恩典,我等谨遵旨意。”

在众人的簇拥下,安吉大师前往客房。沿途,他望着这宫墙内的景致,心中感慨万千。

这红墙黄瓦,锁住了多少人的青春与梦想,又承载着多少家国的重任。而他,今日能为大清将士祈福,也算尽了一份心力,不负弘历的嘱托,不负百姓的期盼。

客房内,布置简洁却不失雅致。安吉大师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去的天色,陷入沉思。

这一日的入宫经历,仿若一场奇幻之旅,他见识了皇家的威严,也感受到了众人的虔诚。

而明日,他将带着这份厚重的祈愿,回到宝华殿,继续修行。

夜幕悄然降临,紫禁城被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唯有宫殿屋脊上的神兽,在月光下隐隐露出轮廓,仿若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宫苑。

而宝华殿方向,仍有微弱的焚香气息飘散,似在诉说着白日那场盛大的祈福,为这寂静的夜,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安吉大师用过晚膳,在客房内诵读经文,为白日的祈福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大清将士再次送上诚挚的祝愿。诵经声在静谧的房间内轻轻回荡,如同一股柔和的力量,抚慰着人心。

此时,在紫禁城的另一处,内务府的官员们还在忙碌着,他们清点着仪式后的物品,检查着殿宇的安全,确保一切都万无一失。

这场由弘历亲自授意的祈福仪式,不容有丝毫差错,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与此同时,禁卫军也增加了巡逻的频次,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宫殿之间,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为了保障安吉大师的安全,以及维护紫禁城的秩序,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还在热议着白日里安吉大师入宫的盛况。茶馆里,几个老者围坐在一起,品着香茗,谈论着大师的风采。

“今日那安吉大师,当真是气宇不凡,我瞧着就仿若神仙下凡一般。”

一位老者放下茶杯,感慨地说道。

“是啊,听那诵经声,我这心里头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真盼着大师的祈福能让咱们大清的将士们都平平安安的。”

另一位老者附和道。

年轻人也聚在酒馆里,兴奋地交流着所见所闻。

“我今日可是亲眼瞧见了大师,那身明黄色的僧袍,在日光下简直亮瞎了眼,太震撼了!”一个年轻小伙手舞足蹈地描述着。

“还有那随行的僧众,整齐划一的步伐,还有那梵音,听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太有感觉了!”同伴也激动地补充道。

在人们的热议中,这一夜渐渐过去。

次日清晨,阳光再次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泛起一片金黄。安吉大师早早起身,净面、诵经,做完晨课之后,准备下一场诵经。

随后,安吉大师带领僧众,在众人护送下,缓缓走出殿门。殿门前,又聚集了一些宫婢,他们听闻大师今日仍诵经祈福,,特意赶来祈求大师保佑自己。

看到大师出来,宫婢们纷纷跪地,口中高呼:“愿大师保佑大清将士,保佑我大清国泰民安!”

安吉大师微微动容,停下脚步,双手合十,向宫婢们回礼:“阿弥陀佛,众生皆苦,愿我佛慈悲,护佑大清,护佑众生。”

那声音在宫门前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悯与力量。在宫婢们崇敬的目光中,安吉大师一行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紫禁城的廊道中。

当料峭的寒风还在京城的街巷间徘徊,紫禁城的初春已在悄然间,从宫墙的缝隙、檐角的冰凌里,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

天色微明,晨曦仿若一层轻纱,透过淡薄的云层,朦胧地洒在紫禁城那巍峨高耸的朱红城墙上。

城墙上的琉璃瓦,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神秘而华美的光泽,此刻被晨光轻抚,宛如一片片被唤醒的梦幻之鳞,折射出细碎的金光,与初升的日头遥相呼应,将庄严肃穆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祥瑞的光晕之中。

宫门前,值守的禁卫军身姿挺拔如松,他们身着厚重的盔甲,在微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枪戟林立,森然向天。

尽管寒风不时撩动他们的披风,却不见丝毫瑟缩之意,每一道冷峻的目光都透着警觉,细细甄别着进出之人,守护着这宫城的第一道防线,宛如一尊尊凝固的战神雕像,成为这初春清晨一道坚毅的风景。

踏入宫门,沿着长长的甬道前行,石板路两旁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残雪堆积在墙角、树根处,像是大地残留的冬梦。

但在那积雪的边缘,嫩绿的草芽已在奋力顶破冻土,星星点点地冒出头来,怯生生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它们纤细柔弱,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周边残旧的冬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春的消息已然降临。

庭院之中,几株古槐伸展着苍劲的枝干,在天空中勾勒出一幅古朴的画卷。

枝干上,去年残留的枯叶还在风中瑟瑟发抖,偶尔有几片经不住春风的撩拨,悠悠飘落。然而,就在这看似衰败的枝头,已悄然萌生出嫩绿的新芽,它们如同沉睡一冬后苏醒的精灵,小心翼翼地舒展着身躯,为这古老的槐树添上一抹清新的绿意。

倘若凑近细听,仿若能听到那新芽生长的沙沙声,似是生命在低吟浅唱。

太液池的湖面,仿若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垂柳依依。

寒冬时结下的冰层,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慢慢消融,冰面变得斑驳陆离,裂纹如同一幅天然的抽象画,向四周蔓延。

湖水从冰层的缝隙间渗出,汇聚成一汪汪浅浅的水洼,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偶尔有一两块较大的冰块断裂、崩塌,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清晨的静谧,惊起一群栖息在岸边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在空中盘旋几圈后,又缓缓落下,似是在与这初春的太液池嬉戏逗乐。

宫殿的飞檐斗拱之下,燕窝里传出雏燕叽叽喳喳的叫声,为这寂静的宫闱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燕子父母频繁地穿梭于檐下与天空之间,不辞辛劳地为雏燕们衔来食物。

它们身姿矫健,黑色的羽翼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剪开春日的微风,成为紫禁城上空一道灵动的剪影。

沿着宫墙漫步,墙角处的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地绽放开来。

它们细长的枝条上,挂满了金黄的小花,如同繁星坠落凡间,璀璨夺目。

花瓣薄如蝉翼,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引得几只蜜蜂在花间忙碌穿梭,嗡嗡的声响仿佛是迎春花奏响的春之乐章。

与迎春花相邻的,是几株早开的杏花,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仿若天边的云霞飘落枝头。有的花朵全然盛开,露出嫩黄的花蕊,像是少女羞涩的笑靥;有的才微微绽开,恰似含苞待放的豆蔻年华。

杏花树下,花瓣如雪般飘落,铺就了一片浪漫的花径,让人不忍践踏。

御花园中,更是一片五彩斑斓的初春盛景。

牡丹的花苞已在悄然孕育,饱满而紧实,仿佛下一秒就会在春风的催促下,迸发出雍容华贵的花朵。芍药也在努力生长,嫩绿的叶片伸展开来,像是一把把翡翠扇子,在风中摇曳生姿。园中的小径旁,紫罗兰、三色堇等不知名的小花,也纷纷探出头来,五颜六色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绚丽的织锦。

假山上,青苔在湿润的空气中肆意生长,将原本冷峻的山石装点得绿意盎然。

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子圆润光滑,被水流冲刷得五彩斑斓。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朵朵白色的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若一首欢快的春之歌。

此时,宫女太监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们身着素色的宫装,脚步轻盈地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有的提着水桶,去太液池取水,水桶里晃动的水波倒映着天空与宫墙,仿若一幅流动的画卷;有的捧着刚采摘的鲜花,准备为各宫主子的寝宫换上春的装饰,那娇艳的花朵与他们年轻的面容相互映衬,满是生机;还有的在庭院中清扫着残雪与落叶,笤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与这宫中的鸟鸣、水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紫禁城初春交响曲。

转过一道回廊,便能看到一群小太监在师傅的带领下练习武艺。

他们身姿矫健,拳法刚劲有力,喊声震天,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尽管初春的寒意仍在,但他们的热情似火,为这宁静的宫闱注入了一股蓬勃的阳刚之气。

宫殿内,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进几缕温暖的阳光,光影在地上交织成一幅精美的图案。

室内的香炉中,袅袅青烟升腾而起,龙涎香的馥郁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与窗外清新的春的气息相互交融。案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与新鲜的蔬果,那鲜艳的色泽仿佛是从窗外的春色中采撷而来,为这庄重的宫殿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

紫禁城的初春,就这样在细微处、在不经意间,将冬日的阴霾一点点驱散,用生机与希望编织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绮丽画卷,让人沉醉其中,仿若能听到历史的脉搏在这宫墙内缓缓跳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