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第一次坐着大车车队,带着十架火吻前往黑海城。
这次运输的过程让他有了一次非常特别的体验,现在的大车都是双马四轮拖车,还带了弹簧的。。。
他睡在一堆零件中间,每五十里就停一下,开始更换马匹和加注润滑油,他有时会出来看一看,有时昏昏沉沉的睡着就过去了。
四天,他就抵达了黑海城的建设基地。
公元一一三年,八月初,黑海边,一场盛大的建设交响曲正在袁华面前奏响。
他走下马车时,是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这片广袤的海岸线上,一切都还笼罩在宁静之中。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过空旷的沙滩,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波纹。远处,海天相接,云淡风轻,壮阔的景色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随着一声声号角的响起,沉睡的大地开始苏醒。工人们三三两两地从临时搭建的帐篷中走出,揉着惺忪的睡眼,伸着懒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有的扛着沉重的砖石和水泥,有的推着满载木材的手推车,还有的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脚步匆匆地赶往各自的岗位。
建设基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砖块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这些沉重的大型砖块堆砌成城墙的基座。石块与石块之间,被精心地打磨平整,再用水泥仔细地粘合,确保城墙的坚固与稳定。城墙之上,木制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工人们在上面忙碌着,将一块块木板钉在框架上,逐渐形成城墙的主体结构。
不远处,一座座房屋也在拔地而起。工匠们精心地雕刻着木梁和门窗,每一刀都透露出他们精湛的技艺。他们将木梁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形成房屋的骨架,再用砖瓦和水泥填充其中,一座座坚固而美观的汉代风格房屋就这样逐渐成形。屋顶上,黑色的瓦片被一片片整齐地铺开,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建设基地的中心,一座座的仓库和工坊正在建造之中。它们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无数的工匠在这里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忙忙碌碌。
海风依旧在吹拂,但它已经不再只是带来宁静与祥和,而是夹杂着建设的喧嚣与活力。锤子敲击石块的声音、锯子切割木材的声音、工人们的号子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建设交响曲。这曲子在海风中回荡,在黑海边的建设基地上空久久不散。
袁华在工匠和战士之中与人群交流,他甚至学会用拉丁文问好,就像一个游手好闲的路人,当然身边的十个亲卫出卖了他的身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建设基地上,为这片繁忙的场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工人们陆续收工,他们满身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座崭新的城市即将在这片黑海边的土地上崛起。
夜幕降临,建设基地渐渐恢复了宁静。但袁华还能听到遥远处木料厂的轮锯在工作,钢铁工坊的锻造声,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城市的脉搏跳动之声,那是建设的脉搏,是这座城市即将诞生的脉搏。在海天壮阔的背景下,黑夜中这座城市的建设还在继续,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五艘罗马大型商船在进行改装,在船头和船尾开始安装“火吻”。
弓弩还好,最要注意的是火炉,要安装一个全金属煤炉,周边也要包裹铁皮,不然火焰对于船体本身也是一种威胁。
八月八日,五条罗马货船改装完成,进行了第一次齐射训练。
他们训练的主要弹药是圆形砖头弹,金属弹和空心火焰弹,每日他们只能训练两发,毕竟这个时代抛射钢铁材料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但袁华已经看过了黑海城的十个钢铁高炉和二十个水力钢铁工坊的工地,这是第一批钢铁工业,一个月后这里也不会再缺乏钢铁。
但这还远远不够,袁华的计划是这样规模的钢铁工业联合体,黑海城还需要再建设两期。
这里是造船业的天堂,高加索山脉就在身边,到处都是巨大的树木,木材品质非常优秀。
袁华站在罗马海船上看着身边不奴族的水手,正在熟悉罗马人的海船,现在的海员大部分替换成了不奴族的海员。
而罗马船员则前往里海,在那里在加入里海舰队。
袁华认为三年后,这些人会慢慢融入不奴族,这里人均所得其实超越罗马。
船员把一把碎石用纸包裹,放入发射的金属网兜,高举右手,大声喊道:“散弹!”
两个打射手转动金属底座,瞄准了远处海面上一个木筏上的大帆布,通过望山瞄准,大声喊:“已瞄准!”
船头和船尾都有一个士兵竖起红旗,袁华看向身后,四条罗马海船也竖起了红旗。
船长下令:“击鼓,发射!”
“咚”的一声鼓声响起,十架火吻同时发射,“喯,喯”两声巨响,火吻的力量太大,弓弦很粗,发射声音很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