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刘璋与扬州孙氏的使者频繁往来,商讨联盟的具体事宜。他们就军事合作、物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刘璋有些着急,他担心错过对抗大乾的最佳时机。
扬州的孙策看到水师的发展成果,心中十分满意。他亲自登上战船,指挥士兵们进行实战演练。在演练中,江东水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战船进退有序,士兵们作战勇猛。
交趾的士燮在巩固内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势力。他派遣军队征服了周边一些小的部落,扩大了交趾的版图。他还在新占领的地区推行交趾的政策,促进当地的发展。
第三年,大乾的科技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工匠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提高了灌溉效率。医学家们研究出了一些新的药方,能够治疗更多的疾病,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大乾的军队在休养生息期间也没有放松训练。骑兵们在草原上驰骋,练习骑射技巧;步兵们进行阵法演练,提高团队作战能力;弓箭手们不断提高射箭的精准度。
地处荆州的刘表,其身体每况愈下,往昔的英姿飒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病痛折磨得日益憔悴的面容。深知自己精力有限,难以再如往日般亲力亲为地处理繁多的荆州事务,于是,他不得不将手中的权力逐渐下放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
刘琦生性勇猛好战,面对大乾可能来袭的威胁,他坚决主张积极备战,厉兵秣马以待敌之到来。然而,与之相反的是弟弟刘琮,他性格较为温和,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试图与强大的大乾求和,以避免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如此一来,兄弟二人之间就荆州应对外敌之策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也迅速蔓延至整个荆州官场,致使原本稳定的荆州人心开始出现波动,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益州的刘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与扬州的孙氏达成了一项初步的联盟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规定,当大乾举兵来犯之时,益州与扬州两地需相互支援,齐心协力共抗强敌。尽管表面上看双方似乎已经结成了坚不可摧的同盟,但实际上,无论是刘璋还是扬州的孙氏心中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对于对方是否能够真正履行盟约条款始终心存疑虑。因此,这个初建的联盟究竟能否经受得住时间和战争的考验,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扬州之地,孙策并未因外部形势的复杂多变而有所懈怠。相反,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持续不断地扩充军备。一方面,他广纳贤才,招募了大批身强力壮且训练有素的士兵;另一方面,他又下令囤积海量的粮草以及各种精良的兵器装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充足准备。不仅如此,孙策还独具慧眼地派遣使者远赴海外,探寻潜在的盟友力量,期望能借由外部势力的协助增强自身实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来自大乾的压力。
而在遥远的交趾地区,士燮在成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后,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领土扩张。他深刻认识到文化对于统治的重要性,遂决定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大力推行文化教育事业。为此,他不惜耗费巨资开办众多学校,并亲自聘请学识渊博之士担任教师,向当地民众传授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知识。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为交趾地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