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听狗官的诡辩……”

张山风自然不会让人群中,鼓噪的人继续活着。

人群中不仅有士绅官员安排鼓噪的人,也有他安排的狼兵和骷髅师,以及朱佑樘安排的东厂和锦衣卫!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被捂住口鼻,狠狠一刀之后,拖出去掩埋的人了。

距离这里数里之外,搭建的军营里面,有一个个帐篷。

帐篷不是用来住人的,是挖好的坑,专门埋这种人的!

张山风从未对老百姓动手,所以对他动手的,肯定不是老百姓!

混在老百姓中又如何?

那也得死!

随着鼓噪之声的消失,场面虽然有些嘈杂,但是以讨论居多,并非针对张山风。

只是,他们讨论了半天,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没有办法!

张山风冷哼一声:“接着说,既然你们没办法解决。

那么也就是说,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饥饿的唯一方法!

那么本官做的,哪一样有问题?

是均分官田皇庄有问题?

亦或者是废除奴籍有问题?

还或者是化肥提高粮食亩产有问题?

都没有!

那么,现在粮食暴跌,你们知道问题在哪吗?”

原本,因为冷哼而安静了许多的场面,再次陷入嘈杂。

大儒脸色难看,止住了纷乱的场面:“您有话直说,别再兜圈子了!”

他自然看出局势在一点点的逆转,现在被张山风掌控了大势!

大儒感觉有一股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

张山风冷冷的看了一眼大儒:“既然本官要说的是市场需求,由供需关系决定,那么自然回到这个话题!

本官刚才说了,粮食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从供不应求,一两银子未必能买到两石粮食。

发展到了现在,变成了供大于求,一两银子能买到三石粮食,甚至今后能买四五石粮食!

那么,问题就是人力的调配问题!

为什么不将江南的过多粮食,往山东,往云贵等地运送,换取云贵的木材,换取山东的食盐,换取辽东的人参草药,苏江的丝绸,湖广的茶叶,陕西的瓷器……?

这城头上的百官,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据本官所知,早在秋收之前,就有府县上奏。

有不少县令和监察御史,要求将朝廷,将粮食运往其他地方,换取木头、食盐、布匹、铁器等物。

城头上的诸位大臣,可要本官念出,何时、何地、有哪些人写过奏章?

可要本官指出,是那些人读了奏章,却将奏章压下了!”

此时,很多文人士子,用着疑惑的眼神,看向城头,就连大儒也投向了询问的眼神。

很多官员脸色难看,有些甚至低着头。

这一局面,当然有他们的杰作,可以说是他们一手操控的!

各地的急报,其实很早就进京了。

大明人才济济,早在初秋,庄稼未收割之前,就有地方官员看出问题,提过这个说法,只是提议被搁置了。

他们要的就是将矛盾激化,才有借口攻伐张山风。

眼前的局面,可以说是官场较量的遗祸!

朱佑樘冷声道:“诸位爱卿,还真是忧国忧民啊!

关乎民生大计,关乎百姓安宁,关乎大明根基的大事,你们却用来作为党派之争?

诸位真是好手段啊!”

督察院佥事直接下跪,对着朱佑樘拼命叩头:“陛下恕罪,臣一时失察,没想到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督察院的巡察御史,很早就有奏章上奏,但是被他摁下了。

至于是真的一时失察,还是假的,已经不重要了!

这事儿被人爆出来,又闹得这么大。

这个锅,他得买单!

朱佑樘脸色铁青,冷冷得吐出一个字:“查!”

随后,锦衣卫根本不顾这名佥事的哀求,直接将人拖走。

扑通!

陆陆续续的,城头上跪了几十号人,分属不同的衙门,有通政使司的,有六部的……

他们自然是这出戏的幕后主角,也是这场文人士子浪潮的推手。

不过!

他们绝不是真正下棋的人!

下棋的人,是不会亲自下场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