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五味论》:舌尖上的健康密码

在中医经典《灵枢》的奇妙天地里,《五味论》就像是一本独特的“舌尖上的健康指南”。它深入探讨了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的各种奇妙关系。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复杂而精妙的大厦,五味如同各具神通的“小精灵”,在这座大厦里穿梭,影响着身体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让我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起揭开《五味论》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些“舌尖上的小精灵”到底在身体里搞什么“鬼”。

五味与五脏:奇妙的“对口支援”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黄帝就像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宝宝,拉着少俞问:“少俞啊,这五味进到嘴里,各有各喜欢去的地方,还会引发不同的毛病。酸味喜欢往筋那儿跑,吃多了,让人小便不通畅;咸味往血里钻,吃多了,人就口渴得不行;辛味朝着气的方向冲,吃多了,心里像被挖了个洞,火烧火燎的;苦味往骨头那儿凑,吃多了,让人恶心呕吐;甜味往肉里钻,吃多了,心里烦闷。我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可不知道为啥会这样,你快给我讲讲呗。”

少俞清了清嗓子说道:“黄帝您听好了,这酸味啊,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它和筋特别投缘。为啥呢?因为酸能收敛,就像给筋穿上了一件紧身衣,让筋紧紧地收缩在一起。要是酸味吃太多,这紧身衣就太紧了,气血运行就不顺畅啦,膀胱的排尿功能也受影响,所以就小便不通畅咯,就好比水管被堵住了,水自然流不出来。”

“再说说咸味,这咸味小精灵啊,喜欢往血里跑。血就像身体里的河流,咸能软坚,能让血里那些浓稠的东西变得松散。可要是吃太多咸的,身体里的‘河流’就变得太咸啦,就像变成了盐水湖,身体为了平衡,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让你多喝水来冲淡这咸味,就像往盐水湖里加水,让它变回正常的湖水。”

“辛味这个小精灵呢,性子特别急,像个风风火火的小辣椒,朝着气就冲过去了。它能让气发散,就像给气开了个大风扇,呼呼地吹。但要是吹过头了,气就散得太厉害,心就像没了保护罩,所以会觉得心里像被挖了个洞,难受得很。”

“苦味小精灵则钟情于骨头。苦味能坚,就像给骨头抹了一层‘加固剂’,让骨头更结实。但要是吃太多苦的,这‘加固剂’用得过量了,就会影响到胃的正常工作。胃就像个爱发脾气的小朋友,一生气就开始闹别扭,于是就恶心呕吐起来。”

“最后是甜味小精灵,它和肉是好朋友,喜欢往肉里钻。甜味能缓和,就像给肉来了个温柔的按摩,让肉放松。可要是吃太多甜的,这按摩就过度了,肉都被‘按’得懒洋洋的,气血运行也跟着变慢,人就会觉得心里烦闷,就像脑子被一团棉花堵住了,不清爽。”

您瞧瞧,这五味和身体各部位的关系,是不是就像一场有趣的“对口支援”,支援过头了,反而会出问题。

五味与疾病:舌尖上的“健康警报”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