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何进进了一趟皇宫便又改了主意,袁绍等人也十分无语。
他们本想继续鼓动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先斩后奏,毕竟在洛阳周边除了何进之外就要属何苗手中掌握的兵马最多了。
然而张让等中常侍也不是吃干饭,早就频频用重金贿赂何进的母亲舞阳君及何苗,反正他们这些宦官别的没有,就是财货多。袁绍等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谋,当即又建议何进召四方猛将豪杰,使之引兵向京,以要挟太后铲除宦官。
不过此策在将军府中却引起了不少争议,曹操、荀爽等人觉得不必如此。
可是站在袁绍身边的幕僚占大多数,没有主见的何进就这样又被洗脑了。
没有明辨能力的他只能看谁的支持者多来判断事情该不该做。
也就是幕府内谁的声音大,他这个大将军就听谁的。
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时,何进这个大将军其实已经形同傀儡了,只是他自己却依旧未曾察觉到这一点。
毕竟外兵入京损伤最大的其实是他这个大将军的权势,可是他偏偏主动下达了召前将军董卓、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的命令。
未几,天下动荡,风雨再起。
随着朝堂的控制力下降,各地黄巾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
本来只是在四方游走的青徐黄巾也开始攻掠郡县起来。
其中北海国则成为了青州第一个被攻破的郡国。
一时间,北海残破,各地唯一据坞堡自守。至于其他的平民百姓不是被青州黄巾裹挟从乱,就是想方设法的背井离乡开始逃难。
即便是像郑玄这样的海内儒宗也不例外。
黄巾或许尊重其名声不敢侵犯,但有些黄巾可就没那么讲究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郑玄也只能带着众弟子进入不其山躲避战乱。
郑玄本以为像青州这样的中原之地出现郡国被黄巾攻破的恶劣事件,朝堂应该很快就会派兵平叛,为此他还专门给洛阳的几位老友写信详细交代了此间局势。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洛阳那边竟然丝毫没有搭理的意思,一兵未发、一人未派,好似青州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这让郑玄很是无奈。
与此同时,他们带进不其山中粮食越吃越少,而黄巾遍地、道路断绝又导致购粮困难,时间一长郑玄也支撑不下去了。
于是思虑再三之后郑玄准备停止授学,遣散众学生东入徐州避乱。
“听闻自从去年陶恭祖就任徐州刺史后,便大破黄巾军,屯守四方,如今徐州已然复归宁静。”不其山草庐中,只见须发白的郑玄轻叹道:“尔等若是无处可去,亦可随为师入徐州暂避,待黄巾平定再讲学不迟。”
此言一出,山谷中千余士子顿时忍不住哗然起来。
要知道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不是青州人,不远千里来此求学冲的就是郑玄。
如今郑玄忽然停课,他们自然有些难以接受。
并且郑玄都这么说了,那么显然说明当下青州战乱短时间可能平定不了。
念及此处,不少弟子都有些忧心忡忡。
不过相比于普通弟子,郑玄的几个高足听了老师的话却另有想法。
只见崔琰、公孙方、王基、郗虑等人对视一眼之后,崔琰便近前劝说道:“老师,既然青州无法讲学,我等何不择地处之?”
“是呀老师。”不等郑玄开口郗虑便主动站出来附和道:“陶恭祖虽有小胜,然焉知徐州黄巾会不会复起?与其日后东躲西藏,不如直接渡海前往辽东如何?”
公孙方闻言亦是连忙鼓动道:“老师,陶恭祖终究是外人,我等客居徐州时间一久难免会有所不方便。然子尼、叔然却久居辽东,辽东太守魏公威亦是好学之士,老师若是去了必然可高枕无忧。据闻辽东郡学如今学风大盛,被称为海东儒林,老师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被他们这么一说,郑玄顿时也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