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办公室中。

“陛下!我们必须立即准备战争!”

“这样下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如果处理不好,我们就会和俄法联盟开战,开战啊!”

“奥地利皇帝已经去世,换作是奥匈帝国,他们绝不可能对塞尔维亚置之不理!”

当汉斯怀着满腔的决心抵达威廉二世的办公室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此时,他那平日里“可爱”的岳父早已没了往日的张扬,脸色苍白地趴在书桌上,而皇帝的办公室里,内阁大臣和军方将领们正歇斯底里地冲着彼此大吼。

‘简直是一片混乱。’

这也可以理解。

原本此刻应该在挪威悠闲度假的威廉二世,因某人的报告而突然意识到第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依然能淡定从容,那反倒才是真正值得震惊的事。当然,是某种意义上不怎么好的震惊。

“陛下。”

“哦,汉斯,你终于来了!怎么这么晚?快,快到这边来!”

汉斯站在门口,望着眼前的乱象,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迈步走进书房。威廉二世也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迎接,而刚才还剑拔弩张、几乎要大打出手的人们,也纷纷停下,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说吧,奥匈帝国大使怎么说?”

“战争,陛下。奥匈帝国已经决定对塞尔维亚开战,并且作为多年的盟友,他们请求德意志帝国的支援。”

“上帝啊......”

有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发出了低低的叹息。

但除了皇帝之外,似乎绝大多数人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只是沉默地低声哼了一声,脸色阴沉。

毕竟,被塞尔维亚极端分子暗杀的,不是别人,正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在原本的历史中,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时,德意志帝国等列强便已料到奥匈帝国会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态度,这不过是早已注定的事实。

“如果奥匈帝国宣战,俄罗斯一定会有所行动。而一旦俄罗斯出手,法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对他们来说,绝不会容许欧洲的主导权彻底落入德英协约之手,因此绝对不会允许俄罗斯被击垮。”

“可、可这也未必是定局啊。尼基也不可能乐意帮一个杀害弗朗茨皇帝的塞尔维亚吧?所以,如果我能亲自与他谈谈......”

听到比洛总理的这番话,威廉二世似乎觉得仍有回旋余地,语气微微颤抖地说道。

但汉斯只是摇了摇头。

“陛下,皇室之间的联姻和交情,在这种局势下并不会起太大作用。而且,除非俄罗斯愿意放弃巴尔干,乃至泛斯拉夫主义,否则他们不可能舍弃塞尔维亚。”

更何况,在欧洲列强纷纷指责塞尔维亚这个巴尔干神经病杀害皇帝的同时,俄罗斯境内反而涌起了对塞尔维亚的同情舆论。

特别是嫁入罗曼诺夫皇室的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的长女埃莱娜公主(Elena Kara?or?evi?),以及黑山国王尼古拉一世的女儿米莉察公主(Milica Nikolajevna)和安娜斯塔西娅公主(Анастаси?а Ста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都在推波助澜,使这种同情情绪愈演愈烈。

“即使尼古拉二世陛下个人反对战争,他也无法无视贵族与臣民要求援助塞尔维亚的声音。”

事实上,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几乎可以肯定他会这样做。

“遗憾的是,我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唉......是啊,我们也不可能抛弃奥匈帝国。放弃奥地利,不仅意味着背弃盟友,更意味着背弃同宗同源的德意志兄弟。”

“正是。而且无论从哪方面看,正义和道义都站在奥匈帝国这一边。”

奥地利之于德国,不仅仅是盟国,更是拥有同样血脉与语言的兄弟民族。

如果换作是奥地利人暗杀了塞尔维亚国王,那另当别论。但事实是,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大义和名分都站在奥匈帝国这边。

‘更何况,弗朗茨·约瑟夫可不仅仅是个皇帝。’

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继承人,哈布斯堡皇室的象征。

不仅在奥地利,在德意志帝国的德国人心中,他同样备受尊敬与敬仰。

如果德国不支援奥匈帝国,深陷民族主义狂热的德意志人一定会愤怒地质问政府:“你们竟然要抛弃奥地利的兄弟?”

到时候,皇室和政府的处境可想而知。

弗朗茨·约瑟夫生前已是个令人头疼的存在,而现在,他死后依然给世界留下了难题。

“换句话说,无论是我们,还是俄罗斯,都终究无法避免被卷入这场战争。”

冯·法金汉的声音依旧冷硬,汉斯缓缓点了点头。

如今,天启四骑士已经跨上战马,战争女神亦已握紧长枪。

“现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战争。”

听到汉斯的断言,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陷入前所未有的沉思。

对任何一位君主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尤其是威廉二世——他表面上强势,实则内心敏感脆弱。

沉默良久,终于,他缓缓开口:

“汉斯,告诉我,我们能赢得这场战争吗?”

“当然,陛下。”

汉斯毫不犹豫地回答。

“而这,正是我来到这里的理由。”

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皇帝的神情逐渐坚定,随即,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汉斯。”

“在,陛下。”

“去通知奥匈帝国大使——德意志帝国将坚定支持奥匈帝国,并与之并肩作战,直到最后。”

“谨遵圣命。”

汉斯微微低头,接下皇帝的命令。

德意志帝国,已经做出了决定。

现在,该轮到其他人抉择了。

......

“陛下,奥匈帝国已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德意志帝国也已宣布无条件支持奥匈。”

“呼......比利,这个急性子。”尼古拉二世长叹一口气,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最后通牒的内容是什么?”

“无条件投降。”

在即将改名的圣彼得堡冬宫内,尼古拉二世沉重地叹了口气。

毕竟,死的不是别人,而是弗朗茨·约瑟夫,一国之君的陨落。

包括俄罗斯帝国在内的列强们早已认定,奥匈帝国必然会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措施。因此,奥匈向塞尔维亚提出苛刻要求也并不令人意外。

“陛下,我们绝不能抛弃塞尔维亚!”

然而,无论奥匈的举动是否合理,俄罗斯帝国都不可能坐视它对塞尔维亚发动攻击。

不,确切地说,是绝不能坐视不管。

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让俄罗斯深感挫败,别说将巴尔干半岛完全纳入势力范围,就连保加利亚也脱离了俄国的影响。若俄罗斯这次再抛弃塞尔维亚,不仅几十年来在巴尔干半岛苦心经营的影响力将彻底瓦解,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也会随之倒下。

俄罗斯的贵族和军方绝不会容忍这一点,他们不断施压,动摇着对战争犹豫不决的尼古拉二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