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册,自然就是册书了。宝,那就是宝玺了。看到马寻在深思,陶凯继续说道,“尚且还有皇侄孙,陛下有意封靖江王。臣等虽觉得应是以镀金银印、银册,只是陛下似是不准。”

陶凯等人确实为难,亲王一般来说不能直接给宝玺。而朱守谦这个皇侄孙即将被册立为王,不过理论上来说是郡王。

但是在皇帝这边,给朱守谦的即使看似是郡王,可是待遇等还是和亲王一个级别了。

马寻也认真开始思索了,“这么说来,是得先去征询陛下的意见才好。你是礼部尚书,怎么没去?”

陶凯为难的说道,“国舅,下官等自然是去禀报陛下了,只是陛下不准。”

马寻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是希望马秀英和朱标出面,他就不用对朱元璋怼了。

而陶凯这些人也聪明,知道有些事情做不好,还得是找国舅啊。

马寻顿时也头疼起来了,说到底就是大明才刚刚建立,很多的礼制还不完善。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是数次修改了册封亲王的仪式等,就是这些金册、金宝到底给不给,这也是有些前后矛盾的。

朱元璋也是一个强迫症,喜欢将什么事情都给规定好。

包括皇室内部的称呼等,皇侄对帝后的称呼、重孙辈对皇帝的称呼,他都给定下来了。

即使是这么一些看似规定到细致入微了,他也会在一些大事上直接打破规矩,自己带头不遵守。

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些事情我记下了,明后天我去找陛下说一说。只不过礼制等到底是你礼部的事务,总不能是推到我一外戚身上。”

陶凯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做的不地道,连忙告罪,“国舅恕罪,下官等也实在是没有其他法子了。”

马寻也不再多说什么,接下这个任务就好,只是代为传话就行。

其实朱樉等人的封王仪式,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行。真正让马寻在意的,就是这些宗室诸王以后的待遇等问题,那些才是关键。

既然聊完了这些事情,马寻果断的拍拍屁股准备走人,他还是不希望和陶凯这些人多来往。

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在一些立场上不一致,那就没必要多来往,这不是明哲保身,这是单纯的话不投机。

出宫回到了家里,马寻可以喂喂驴、纳纳凉,可以惬意的打个瞌睡补补觉了。

“舅舅!”朱樉、朱棡和朱棣带着朱橚来了,“舅舅!”

马寻猛然惊醒,“怎么了?今天不读书了?”

“读啊,一上午都在大本堂读书。”朱樉抱怨说道,“舅舅将皇兄给叫过去了,也不叫我们过去。”

朱棡也跟着抱怨说道,“皇兄爱读书,我们几个哪能坐的住,舅舅就该找个理由让我们也不用在大本堂听那些大儒讲经义。”

马寻顿时头大,连忙问道,“你们几个过来有事?”

朱樉连忙说道,“是父皇让我们过来的,先前就说过让舅舅练兵。”

马寻稍微回忆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仪仗?”

朱棣就连连点头说道,“嗯,父皇让我们来催促一下舅舅。虽然有亲军禁卫,只是如今也该有仪仗等。舅舅领过兵,父皇让我们辅佐舅舅练兵。”

马寻这一下是真的头大了,“找保儿啊,他是大将。实在不行找文英也行,他比我知兵。”

朱橚就笑嘻嘻说道,“表兄和义兄要忙大都督府的事情,没空。”

都不用马寻动手了,朱樉和朱棡连忙联手准备收拾老五了。朱棣也忍不住摇头,有些话心里明白就好,当着舅舅的面说出来,这是讨打!

“陛下的意思是你们几个要开始练兵了?”马寻仔细想了想说道,“老五是不是小了点,他又不喜欢军伍的事情,这么急做什么?”

朱橚挣脱束缚,说道,“舅舅,我跟着去当医官。我前天夜里看了《黄帝内经,我已经想好了好多方子!”

马寻顿时头皮发麻,严厉告诫,“你知道如何配伍还是知道如何望闻问切?才看多少书,就敢开方子?”

这老五,真的是对医术感兴趣啊,这是从小就有的爱好。

只是马寻有些纳闷,不知道朱橚这么早就暴露出对医术情有独钟,到底有多少是受他影响。

不过现在还是先想练兵的事情吧,仪仗队什么的是次要,主要是陪着这些皇子们开始练兵了。

既然封王,那就要做正事!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