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看到这一幕也并不奇怪。

反而是对祖先在的黄河流域更加感兴趣一些。

上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当中,人类不就是从黄河附近发源的吗?

炎黄文明啊……

天幕下的许多人这一瞬间对于这个所谓的‘文明’一词,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归属感,似乎来自于血脉当中。

而系统突然间收到了许多的点数,如果用一个折线图来表示,那么就是本来平缓上升的曲线突然间来了一个珠穆朗玛峰。

查询了关键词,才发现是朱清谷提到黄河流域的祖先,就这么一句,点数就爆炸了。

“慢慢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种植粮食,就定居了下来。”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幅一幅后世人类所畅想而画下来的画,身上只用兽皮或者是简单的麻布盖着重要部位的人手里开始在种植粮食的场面。】

“就聚集成为了部落、村落,村落成为了城市,城市成为了国家。”

“而越是种植粮食,就越是发现粮食的优势,比起那些野果或者是肉类,粮食能种还能够储存,能种代表生生不息、可持续,能储存就是一种配合生活计划的短期或者长期需求。”

“黍是商周时候的主角,比稷更加耐旱,不光能吃,还能够酿酒,商周时候出土的青铜器是不是很多都是酒器?所以可想而知,黍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黍之后会渐渐的不如稷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口感和产量都不如稷,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公有感于商人沉湎于酒色而亡国,所以周朝限制酿酒,所以黍的地位下降。”

“而且周的先祖就叫做后稷,怎么可能不推广稷呢?”

“所以我们又迎来了主粮二代目。”

“稷也渐渐的和江山社稷扯上关系,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粟,在没有蜕壳的时候,它就叫做粟,去了壳之后就叫做米,无论是黍还是稷刚开始的做法无非就是蒸或者煮。”

“蒸熟的就类似于米饭,煮熟的就是粥,而无论黍还是稷在北方交替的时候,南方人的主粮就非常稳定,从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到现在,一直都是稻,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米!”

“华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因为水稻的特性,水稻的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在南方地区,稻饭鱼羹,就是先秦开始一直对南方的饮食印象,后来这些地方都被叫做鱼米之乡。”

天幕这么一说,又普遍的唤起了这些人对于南方的印象来。

稻米的软糯甘甜和鱼的鲜嫩味美,以及南方的烟雨朦胧一下子便成为了一幅鲜活的画面,跃入了众人的脑中。

“不过稻对于水利的要求很高,所以刚开始的五谷当中是没有稻的,但是因为一次一次的战乱,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

“北方先进的种植技术也来到了南方,水稻的地位开始飙升,直到今天成为了两大粮食巨头之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