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古代,想让百姓安分一点,很简单,只要让他们吃饱饭就已经足够了。”朱清谷的声音有些低,眼神似乎也穿越了这小小的直播镜头,要触摸到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安安分分种田的人们。
史书上记载的都是王侯将相,可是千百年来,常态的是这些百姓。
他们用他们弯曲的背一点一点的把每一个盛世王朝撑起,然后让中华文明一点一点的充满光辉。
他们支撑着那些王侯将相,让那些史书上记载的人拂拭新晴,可自己又低入泥土当中。
“如果能够吃饱饭,谁会去造反,谁会去卖儿卖女,谁愿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朱清谷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到了那些曾经的埋在地里的叔伯爷娘。
天幕下的人也有些安静下来。
是啊,吃饱饭的话,谁愿意去造反呢?
就连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如果吃得饱饭,如果爹娘还在,自己也不用去外面讨个活路,也就没有现在的朱元璋,还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朱八八。
牛八也是深有感触,也就是现在还算是一个锦绣日子,要是换了荒年,乱年,连条水渠都不一定有了。
那些天生富贵的人就是感受不到这种底层百姓的苦难,或者有些共情心的会想着万民,也有一些是把朱清谷的话当成驾驭万民的手段。
当然也有一些看惯了人间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他们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有初心,到了后来就不一定有初心了,也有一直把初心横贯在心里的人。
天幕之下的人种种不一。
朱清谷很快就把话题岔了回来,说教太多又有什么用?遇上昏庸的君主,就是接着奏乐接着舞,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那些类人,真的很多。
“……搞懂祖先们吃什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食物的变迁和当时的历史环境。”
“那么刚开始在树上采果子吃的祖先是怎么变成吃粮食的?”
“如果是出于舒适的环境,通常大家就想要继续舒服下去,突然间改换了吃的食物,一定是因为有重大的改变。”
“根据科学家研究,很有可能和一万两千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有关系,突然间的降温让植被大面积减少,而原来应该有的果子也都没有了。”
“当时的智人迫于无奈,开始寻找果子的替代品。”
“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他们吃草反而还可以饱肚子,细小的草籽搓掉了外壳之后,竟然能够吃,虽然很小,但是数量不少!”
“于是一万多年前在黄河流域的祖先忍饥挨饿了很多年,终于驯化了野黍和狗尾巴草,野黍后来成为了黍,狗尾巴草后来成为了稷,也就是后来说的小米。”
天幕之上放的图片的演示,很清晰的表明了这种变化的途径。
之前他们也从短视频上看到过吃狗尾巴草籽的片段,看起来和小米很像,味道也和小米很像,更是被科普了一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