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宏:“上半年的战争,燕国已经耗空了国力,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就算他们休养生息,也再没有与我们一战的能力,林大人何必这么着急?”
林正阳:“西川自古以来便是天府之地,鱼米之乡。几年前,更是修建堤坝,让岷江水分流,灌溉了整个平原地带,使国内的粮食产量提高了好几倍。
他们有天然的屏障,又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
他们现在之所以落得这个结果,只是因为当初误判了形势,太过急于求成才会导致大败!
待假以时日,一旦让他们缓过神来,他们倚仗着西川天然复杂多变的地形,只会更难打!”
“君上,西川多山,道路陡峭险峻,地形极为复杂。”戴跃麟插口道:“自古更是有文人墨客以难于上青天来比喻西川的地形险峻。
臣认为,林大人的提议是可行的,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燕国士气低迷,无反抗之力的时候给他们致命一击。
若是假以时日,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那西川就很难打进去了。”
“两位大人也知道西川地形复杂,”陆宏瞥了戴跃麟和林正阳一眼:“可偏偏现在主张攻打燕国,难道两位大人是想让那十万新兵送死?”
林正阳气得直喘气,这老顽固油盐不进,始终固执己见,也不知道这陆宏是不是故意的。
他现在甚至怀疑陆宏是已经去世的卫王派过来的奸细,目的就是阻碍启国征战天下。
林正阳张口欲骂之时,另一位从卫国来的吕大人开口道:“两位大人还有一点没考虑到,那就是楚国。
现在天下名义上是四分,但其实实际上只剩下燕、楚和我启国三国了,宋国国土太小,只能依附于强国苟延残喘。
现在三国之间的局势其实是相互制衡,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的,若是现在攻打西川,楚国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陆宏用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姜端不是傻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明白。要不然上半年燕国举全国之力,想一口吞掉整个关中平原的时候,他就不会出兵攻打西川了。
到时我们真的发兵西川,楚国势必会出兵援助,楚国王室不会让燕国就这么灭亡的,否则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
林正阳都气笑了:“援兵?援兵若是有用的话,当年启国攻打陈国的时候,卫、燕、楚、宋四国联军援助,陈国最后为什么还会被灭?”
所有人:“……”
林正阳这也是真气疯了,发起疯来都开始不分敌我了,一杆子下去,把自己人也拍河里去了。
陆宏都被他这突如其来一句话整懵了,有些惊愕地看着林正阳,心想这小子莫不是疯了不成?连自己人都骂。
他下意识瞥了一眼王案后的赵宁,赵宁头戴冠冕,一身黑色王袍,端坐在王案后。
今日是个晴日,眼下四下殿门大开,殿内一片通明,连灯都不用点。
赵宁面容被王冠上的冕旒挡住了一大半,迎着光,陆宏有点老眼昏花,看不大清他半隐藏在冕旒后面的表情,一张薄唇倒是绷得紧紧的。
赵宁一言不发,雕塑一般坐在王案后,他倒是淡定,置身事外地坐在王案后看着大臣们吵,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
“还有赵晖造反时,”林正阳不无嘲讽道:“你们四国联军,跟赵晖里应外合,筹谋了好几年,于玉璧关外陈兵近三十万。
最后居然从西域借道,秘密运兵到我启国境内,十几万人围攻我王都大安。
当时整个大安所有的守城军队和禁军加起来不到三万,你们最后不还是被我们打得屁滚尿流?”
“什么联军?援兵?简直是可笑!”林正阳一脸的鄙夷不屑:“你们当初但凡团结一点,不勾心斗角,联军的时候少带点私心杂念,当年的陈国也不会亡!我们启国也早就被你们瓜分着吃了!”
陆宏:“……”
吕大人:“……”
这两老家伙好歹是卫国士族,从小就处在权利顶端,养尊处优的。
他们虽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正人君子,平时也勾心斗角,遇上政敌的时候也是下死手对付。
可那也仅限于勾心勾角、栽赃陷害,哪怕冤枉人也是客客气气、真真切切罗列出一大堆证据来冤枉。
他们这样的人,哪怕已经烂到了根里,也会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有事些,比如说赵晖造反时,当初的卫国,包括他陆宏也是出了力的。
但出了力归出了力,说出来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些冠冕堂皇,张口圣人圣贤,闭口礼义廉耻的人,不管在什么方面,都达到了一种惊人的默契。即——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可那也仅限于知道,这都是众所周知,却又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
毕竟是从小就受圣人熏陶出来的产物,就算是疾言厉色骂人时也会留三分薄面。
什么时候被这么赤裸裸地,堂而皇之地指着鼻子骂过啊。
林正阳今日这话,摆明了就是在打陆宏和一众卫国过来的老臣的脸。
陆宏和那吕大人,包括朝堂上一众卫国过来的官员脸色都极其难看。
特别是陆宏,一张脸是由白转青,又由青转黑,黑又转成紫,最后硬生生瞥成了猪肝色。
“你……你……”陆宏抖着手指着林正阳,想骂回去,又不知道该怎么骂,毕竟林正阳那话正经听起来,骂的是四国联军,没有骂他本人。
可偏偏,每次联军,陆宏这个丞相都是主导者。
徐凤鸣看时候差不多了,看了赵宁一眼,示意他说两句话。
毕竟现在三郡刚刚趋于安定,现在把陆宏气死了不好。
赵宁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望向林正阳,开口道:“谈政事就谈正事,不得讨论与政事无干的事,给陆相道歉。”
林正阳向来能屈能伸,道歉就道歉,又不会少块肉。
于是起身走到陆宏面前,躬身一礼:“丞相,我方才也是一时着急,所以才一时口无遮拦,并没有针对陆相和各位大人的意思,还请陆相见谅。”
“哼。”陆宏冷哼一声,一甩袖袍,显然不吃林正阳这套。
林正阳才不管他接不接受道歉,行了礼就踱回自己案几后坐着,不吭声了。
赵宁看时候差不多了,宣布退朝。
下了朝后,徐凤鸣回府,跟姜冕说起了今日早朝上的事,姜冕听完,道:“凤鸣兄和赵兄是什么意思?”
徐凤鸣:“我一下朝就回来了,还没来得及跟他讨论呢。”
姜冕了然点头,徐凤鸣也面露沉思,片刻后问姜冕:“子敬,你觉得呢,这仗能不能打?”
姜冕没有立刻回答,挑了挑眉,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淡笑:“你觉得呢?”
徐凤鸣还没来得及回答,赵宁来了。
“正好,”姜冕笑道:“赵兄来了,可以问问赵兄的意思。”
赵宁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闻言道:“可以。”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凤鸣说:“眼下燕国国力受创,师老兵疲,正是攻打燕国的好时机,只是……”
“只是陆宏说的没错,”姜冕接口道:“我们一发兵,楚国势必会出兵援助燕国,那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难度,最后甚至有可能战败。”
“对,我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徐凤鸣点头:“今日陆宏和吕大人说的没错,现在燕、卫、楚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现在一发兵,就会打乱现有的平衡。
楚国一定会竭尽全力援助燕国,到时有楚国的援兵加上燕国天然的地形优势,我们还真不一定能打下西川。”
这也是徐凤鸣犯难的地方,事实上今日在朝会上林正阳和戴跃麟等人,跟陆宏他们争执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林正阳的提议是没错的,现在是趁着燕国受重创时攻打燕国的最佳时机。
可陆宏反驳的也没错,现在一旦发兵,楚国会不留余力出兵帮助。
姜端和宋影不傻,他们很清楚,一旦让启国灭了燕国,下一个就轮到楚国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