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专门供奉驰名中外的稀世之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此塔就是舍利塔,舍利塔为四方形铜质宝箧塔,高约0.4米,用银丝吊一颗绿豆大小的至宝于小窗孔内,一般秘不示人。
而宝塔外护的石塔,为明代遗物,高4米,每边宽1.5米,也是印度式的四方单层宝箧印塔,顶部镶嵌宝珠和角隅,四面刻有释迦牟尼成道及八王分舍利的印度式图像,通身漆朱贴金,在阿育王寺舍利殿的中心。
藏经楼在舍利殿后之左侧,二层五间,高约12.5米,楼下法堂,左右两壁嵌有释贯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楼上为藏经楼,有徐世昌所书《天龙共护》匾。
楼内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钦赐龙藏》计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商务印书影印的日本《续藏》和清雍正版本《龙藏》7247卷、《碛砂版大藏经》等其它一些珍贵文物。
阿育王寺东塔,塔始建年代未详,明代时日本画圣雪舟所绘的《育王山图》,曾画有此塔。
现塔为1995年重建,阿育王寺东塔1992年开始,方丈通一法师住持以来,励志弘法,恢复寺院旧制。在陆续修葺古殿下塔、扩建殿宇及重修上塔后,仍认为尚不够功德圆满,又得寺藏明成化年间日僧雪舟所绘"育王三塔图"启发,便在寺院东侧新募一塔,集善款550余万元,用工两万以上,历经四年方于1995年如愿达成。由于建于寺院之东,几乎与下塔建于寺院以西对称,故称之为东塔。
双辰完全沉浸在了眼前这片浓厚的文化底蕴当中,她紧跟着父母的脚步,兴致勃勃地一路参观着,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神秘,让她应接不暇。
就在这时,在一处格外静谧的角落里,双辰突然瞥见了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那竟然是他的好闺蜜朱佳杨!
朱佳杨此刻也是满脸惊讶之色,显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与双辰偶遇。
经过一番交谈,双辰才得知原来朱佳杨这次是独自一人前来此地,目的就是为了寻觅一些摄影素材,她一直以来就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古老的建筑更是情有独钟。
双辰和朱佳杨就这样站在那个安静的角落里,开始热切地交流起来,她们谈论着这座阿育王寺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等。
让人惊奇的是,尽管两人之前并没有一起探讨过关于这座寺庙的话题,但此时此刻却发现彼此之间对于阿育王寺的见解竟是如此相似。
无论是那精美的雕刻工艺,还是独特的布局设计,亦或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韵味,都深深地吸引着她们俩。
不知不觉间,整个游览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当双辰和朱佳杨再次并肩站立在那座宏伟壮观的寺庙门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阳光洒落在她们身上,仿佛给她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同时也吹起了她们心底深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