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克鲁格上将的指挥部里,气氛凝重而压抑。
灯光昏黄,在墙壁上投下班驳的影子。
克鲁格坐在那张堆满文件的桌前,双眼布满血丝,长时间的指挥作战让他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中仍透着坚毅。
此时,他刚刚接到穆勒中将的伤亡报告,手中的咖啡杯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在桌面上留下了深褐色的圆形印记,就像这片土地上无法抹去的战争伤痕。
“报告上说,集团军直属炮兵损失了 37%的 150毫米榴弹炮,”副官站在一旁,声音低沉地汇报着,“不过,我们也让苏军近卫第 11坦克军付出了 89辆战车的代价。”
克鲁格紧握着报告,指甲几乎嵌入纸张,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让后勤列车优先补充反坦克弹药。告诉各师医疗队,天亮前必须完成所有伤员后送。我们不能让士兵们白白牺牲,更不能让他们在伤痛中等待死亡。”
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刺破硝烟弥漫的天空时,别列津纳河畔呈现出一片惨状。
曾经婀娜的柳树早已化作焦黑的残桩,仿佛被恶魔的利爪撕扯过。
河面上漂浮着被击毁的 ba 64装甲车残骸,它们扭曲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油污在血色涟漪中泛着诡异的虹光,那是战争的残酷写照,也是生命消逝的无声挽歌。
德军工兵们在战壕里忙碌着,他们用缴获的苏军钢盔舀出战壕积水。
泥水混着血水,从钢盔中倒出,滴落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
医护兵汉斯跪在泥泞中,汗水和泥水交织在他的脸上,他正试图用止血钳夹住某个胸口中弹的下士体内破裂的动脉。
下士的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发出微弱的呻吟。
“坚持住,兄弟,你会没事的。”汉斯轻声安慰着,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敢停下。
他的眼睛里满是焦急与专注,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每一秒都关乎着生死。
五天后,集团军参谋们齐聚在挂满弹孔的会议室里。
墙壁上的弹痕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遭受的猛烈攻击。
克鲁格站在巨大的航拍图前,目光如炬。
他注意到弗兰克少将缠着绷带的右手仍在微微颤抖,那是战争留下的伤痛,也是荣誉的勋章。
“诸位的英勇为帝国赢得了重整防线的时间,”克鲁格用教鞭敲打着航拍图上密布弹坑的区域,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但我们要清楚,苏军正在罗加乔夫方向集结新的装甲部队。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也绝不能松懈。我要求各师在三天内完成机动防御编组,每个步兵团都要配备伴随突击炮分队。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固的防线,迎接敌人的下一次进攻。”
参谋们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尽管战争的阴影依旧笼罩,但他们对帝国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从未熄灭。
在后方维修站,施耐德军士长正带人给返回的突击炮更换负重轮。
维修站里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味道,各种工具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施耐德指着炮盾上崭新的弹痕,对围在身边的学徒们讲解:“这是 76毫米 zis 3留下的跳弹痕迹,幸好我们 45毫米的倾斜装甲足够坚固,才挡住了这致命一击。你们要记住,在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每一次维修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学徒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敬畏。
然而,突然,尖锐的空袭警报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警报声在空气中回荡,如同恶魔的咆哮。
众人抬头望去,云层中隐约可见伊尔 2攻击机的轮廓,它们如黑色的幽灵,向着维修站逼近。
“快,隐蔽!”施耐德大声喊道。学徒们迅速四散开来,寻找掩体。
高射炮开始怒吼,曳光弹在空中织出死亡的光网。炮弹爆炸的火光在天空中闪耀,照亮了这片被战争笼罩的土地。
伊尔 2攻击机在高射炮的攻击下,时而俯冲,时而拉升,试图突破防御,投下致命的炸弹。
夜幕降临时,空袭终于结束。维修站里一片狼藉,几台未及时隐蔽的设备被炸得粉碎。
施耐德从掩体中爬出来,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随时都可能夺走一切。
克鲁格独自站在观测所顶层的露天平台。
北方天际不时闪动的炮火映亮了他胸前的骑士铁十字勋章,那是他荣誉的象征,也是他责任的重担。
五十公里外的战线如同一条喘息的火龙,火光与硝烟交织,爆炸声不绝于耳。
上将知道,这场钢铁与意志的较量远未结束。
他望着那片战火纷飞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第四集团军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也用顽强的抵抗和新型战争机器,在历史长卷上刻下了新的印记。
尽管他清楚,这印记终将被更强大的洪流冲刷,但在 1944年这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它确实照亮了德意志最后的荣光。
在战场上,士兵们依旧坚守着阵地。
他们在寒冷的战壕中,忍受着饥饿和疲惫,等待着敌人的下一次进攻。
每一个士兵都清楚,他们的背后是祖国,是家人,他们不能退缩,只能前进。
一名年轻的士兵靠在战壕壁上,手中紧握着一张家人的照片。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温柔和思念。
“妈妈,爸爸,我会活着回去的。”他轻声呢喃着,声音在战火的喧嚣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
而在苏军那边,指挥官们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新的进攻计划。
他们看着地图上别列津纳河畔的德军防线,眼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我们要突破他们的防线,为祖国的解放而战。”苏军指挥官大声说道,他的声音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每一个人都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
他们在钢铁与炮火中挣扎,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别列津纳河畔的土地,见证了太多的牺牲与荣耀,它将永远铭记这段残酷而又悲壮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军各师开始按照克鲁格的命令,进行机动防御编组。
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挖掘战壕,布置防线,将突击炮部署到各个关键位置。
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更加残酷,但他们毫不畏惧。
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军营里,一群士兵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为数不多的食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