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宁书也劝东子,不着急!

这会正是冬天,该做的工作都做完了,你现在过去,看不到啥。

可他觉得,学习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人家都花了好几年来养殖,慢慢累积经验。

林蛙冬眠了没错,人没冬眠,多聊聊,多看看,没坏处,反正家里现在也没啥事。

见他如此坚持,家人同意,由他去了。

对于宁书最近花钱如流水的情况,宁妈妈想开了。

最不济的时候,口袋里掏不出一块钱,外债更不知道要几年才能还清。

儿子回来了,不仅能陪在身边,还买了两套房。

老张头那一千块钱,根本不需要担心,若是真有问题,届时先把县城里的房卖了,一切都能解决。

柴房里小山一般的煤,地窖里千把斤的菜,头一回堆满的米缸。

对她而言,这一切便是老宁走后,梦想中的生活,当然,得除去那两套房。

因此,宁书拿钱给东子时,没有多说一句。

反而觉得是机会。

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养些牲畜,有些人慢慢扩大规模,或多或少,都赚了些钱。

林蛙的甜头,自家尝到了,若真能成功进行养殖...

所以除了学费外,另外多拿了十块钱。

东子过去肯定要花销,而且寄人篱下学技术,多带点钱傍身,总没错。

至于过完年宁书要如何,宁妈妈不再说了,显然儿子有他的打算。

这天早上,她起了个大早。

没有别的,昨晚上宁书说想吃排骨。

也是奇了怪了。

若是选出全村最受欢迎的食材,没有别的,五花肉是绝对的霸主。

原因很简单,有油水,吃起来特别香。

而最近家里有些钱,上回赶集的时候,她直接扛回了二十斤的猪五花,每天都能见着肉。

宁书也吃,但相对而言,他更喜欢排骨多一些。

为人母,必然是竭尽全力把最好的给孩子。

更别提排骨的价格比五花肉便宜。

所以,和婆婆说了一声后,带着点点踏上了前往镇上的班车,与她一块的,还有几位同村的妇女。

对于宁书而言,今天没啥特别的。

早上起来,妈妈和妹妹去赶集,奶奶做好了早饭,吃完之后,便想着要去哪哪混一天。

于是乎,拉着老三,带着猎枪,将二十发子弹消耗一空。

射击,宁书自然练过,而且还挺准的。

得亏闲的无聊来试试枪。

这把双管猎枪的后坐力比想象中大许多,老三在他不断提醒下,依然差点脱手。

二十发子弹,弄回来一只野鸡,一只兔子。

倒不是说宁书枪法不行,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打猎,只能说这俩小动物倒霉。

子弹的问题,不用他操心,老张头已经写信给朋友,过不了多少时间,会再寄些过来。

有肉吃,老三回家说了一声,便又过来。

然后终于见到让宁书也头疼的事儿。

婶婶除了买菜之外,还带回了一张照片,一张女孩的照片。

都说农村有些事传的特别快,过去的一个月里,宁书的“事迹”都有所耳闻。

百年老参,送朋友自行车,都属于新鲜事。

而宁妈妈到了镇上拿豆腐的时候,便有人带着女儿的照片过来。

初中毕业,在国营单位上班,十九岁,长相清秀。

一通介绍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