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还把二人派到,这个怨念很深的地方。

为了养家,只好负重前行。

因为这里的人经常上访,他两人的任务也很沉重。

等待,就成了二人唯一的机会。

周奎认为他能等着那位贵人。

本来他的打算仍旧是好好工作,后来发现这里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黑暗的多。

他就边工作,边收集一些信息。

由于牵涉甚广,他在等靠谱的人,把证据交给对方。

张自然就是他要等待的人。

张自然则是来到一个商场,随便逛了几家店,便进入了楼梯处卫生间。

从口袋里拿出周奎塞的纸条。

看完后,张自然用拳头重重的打在门上。

心里大声的骂道,这群蛀虫真是披着羊皮的狼。

先是利用城中村改造的名义,引进在外地客商亲伴改造。后又以证件不齐全为由,让已投入巨款建设的安置区,生生的给停工下来。

这一拖就是一年,客商打算撤资。

给对方的答复是,车子可以赔偿没有。

没办法只好协调手续。

后来竟然发现安置区建设,被一个本地老板接手,城中村改造也被别人接手。

然而,这些事情都没人通知秦伴。

秦伴知道自己被做了局针对,就拿着前期协议对峙。

根本就没给他任何机会,就以施工偷工减料的罪名,给抓了起来至今未放。

本地商人郑鸿以为捡到便宜,陆续没少投入金钱,在要拆迁的时候被叫停。

后得知被市里某二代看上。

郑鸿自认为沈口市他能说上话,可是一打听得知,还有省里某二代也要插手。

由郑鸿在鹿阳县经营多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即使有来自上面的压力,关于这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也就不约而同的暂停下来。

只是苦了里面住着的人,一次次在空欢喜中白等待。

还是要发展经济,让当地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成果。

张自然把纸冲进马桶里,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只有真正的证据才能有用。

不过给张自然提供了信息,有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和问题解决。

张自然又逛了下商场的超市,买了几桶泡面和几瓶可乐。

回到宾馆张自然简单休息一番,便开着车继续调研。

张自然决定利用这两天时间,把下属20个乡镇走马观花的看一遍。

先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当然,后面还有一句话,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张自然需要找一个,了解当地政经的多高面手,好好的补充缺失的信息。

心有所想,便有所收获。

崔远电话到来,说道,老大,关于鹿阳县常委的情况,已经调查清楚,现在方便去找您吗?

可以,直接去柳湾镇吧,我决定去走访下。

张自然已经在去往柳湾镇的路上,极目远眺欣赏远处的风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