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麟向新任营长交接了营里的资料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进门之前他的表情还是一脸和煦,但关上门后,徐麟的表情立马就阴郁了起来。

也是,本来十拿九稳的的官位就这么吹了,换谁也不可能心情愉悦。

徐副营座一直是个骄傲的人,他家室优渥,祖上数代经商,积攒下不小的家业,可以说这位是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的人。

他虽不是家中独子,但其人打小就聪明伶俐,同时还勤奋好学,是同辈中出类拔萃的存在,也是家中长辈的重点培养对象,接受的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教育,不出意外的话他是最有可能接任家族掌门人的人。

这妥妥拿的就是天之骄子的模板,大人嘴里别人家的孩子,至少在他们镇子是这样。

父母的宠溺,外人的夸赞,长辈眼中期待,这些应该就是他养出一身傲骨的原因吧。

当然也因为这些,徐麟和同辈兄弟的关系相处的并不融洽。

不过这货也不太在乎自己和同辈手足之间的关系处的好不好,毕竟他骄傲嘛。

而且从小这人就有大志向,是下定决心长大后要成就一番顶天立地事业的男子汉。

这份骄傲一直维持到离开家乡去大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才遭受到打击。

因为天地广阔了嘛,虽然这家伙在他老家那片确实是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悄后生,但人只有走出去才不是井底之蛙。

徐麟离家的时候是怀着制霸校园的心情上的火车,就读民国著名的国立浙江大学,然后他就被完爆了。

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身为民国五大名校的国立浙江大学俊才何其多,他这种老家镇上的第一在这里成绩只能算中游,这勉强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

身为家族的骄傲,老徐自然接受不了自己中人之资的事实,开始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励志达成自己制霸校园的理想,两年后虽然成绩提升很多,但看着头顶上排着的那一大长串名单,这个理想估计在毕业之前只能改成梦想了。

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换赛道,换成武的,正好中央军校南京分校第七期招生,走,报名!

徐麟很顺利的通过了黄埔军校的考试,分配到了工兵科,然后他就遭遇了人生第二次挫折。

这里说一句,身为家生子的伴读李达就是在军校考试没通过被刷下去了,他之前跟小王没说实话。

后世有人总结,黄埔前六期学员走出的名将遍地,六期之后出来的人就籍籍无名的炮灰,这话当然有失偏颇,也就是当顺口溜说说,但老徐刚进军校那会的确是被艰苦的训练和严酷的校规折腾的灰头土脸,差点没坚持下来。

细皮嫩肉的富家公子嘛,理论课肯定拔尖,实操肯定要适应一阵子才行。

接着毕业后,他又遇到了人生的第三次挫折,怀才不遇。

虽然经过外界几年的风吹雨淋老徐已经不再像离家时那般傲睨自若,小觑天下英雄,但依旧有峥嵘之态,可惜老蒋发动412之后,他这种人在国军部队里基本上就不吃香了,一个随军参谋的职位就打发了。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没兵没权没背景的话,根本不会有人搭理你,就是这么现实。

而且国军对参谋这项军事制度并不重视,这点到了解放战争也没多少改观,最多就是部队主官用的上你的时候让你叨咕两句,其他时候玩蛋去吧。

先是营参谋,再是团参谋,又是旅参谋,最后是师参谋,老徐虽然有了一定资历,也一直在升官,但大有参谋干到死的命数。

这自然要多亏了他不分场合敢于驳回上司直谏胸中韬略的少年意气和从不给领导上供对军中同僚的某些陋习不假以颜色的原则造成的结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