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嘹亮的起床号响彻军营,517团的官兵们被叫醒后开始打着哈欠收拾铺盖,有序的向往操场出操。
晨跑过后,一营的士兵没有照往常解散去洗漱吃早饭,而是被命令集合到一起,原因是新营长到任了。
几百人按照所属的编制,以排为单位整齐的在操场排成一个个方阵,迎接新营长训话,当然身为副营长的徐麟也会到场。
小王他们的班组被安排到最末尾偏僻的站位,前头有一群人挡着,倒是不耽误视线,只是看不真切新营座的尊荣罢了。
很快两个身穿呢子军大衣的人结伴来到一营众将士面前,正是徐麟和新营座。
宛如惯例一般,新营长介绍了下自己,讲上一段鼓劲的话,追忆一下八十七师成军前后的光辉岁月,描述一下目前整个国家要面临的困境,展望一下在不久后必将会取得伟大的胜利,总之就是鼓励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抗击日寇,还民族一个朗朗乾坤。
台上之人声音洪亮、语气激昂,鼓动的一营所有人是热血沸腾、齐声叫好,恨不得现在就生撕了小鬼子。
不过这里不包括小王和他班里的人,原因也很简单,先说小王,他很清楚历史上德械师的下场,南京保卫战就是这些国之精锐最后的辉煌,之后精锐德械师这个称呼就会名存实亡,在知道了如此残忍的结局后他怎么可能因为上面人的几句鼓动的话而激动。
至于班里的兵痞他们的想法就更简单了,这种话他们可听到的太多了,这些人里面不乏十几岁从军者,参军之前哪个不是热血赤诚的少年?遇到的长官说话一个比一个好听,可只要涉及到实际的,那说的和做的就是天差地别的差距,长此以往让他们对这样的豪言壮语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所以但凡见不到真金白银的好处他们可是一个字都不会信。
可能是为了表现同甘共苦之意吧,新营长讲完话后要和大家一起吃早饭,并表明以后也会和弟兄们一起吃大锅饭,绝不搞特殊,这又是引发了底层士兵的一阵敬佩。
话说国军部队里混上营长这个等级去吃点小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考虑到这家伙新来的身份,急需收买人心也就不难理解啦。
吃饭的时候,新营长果然说到做好,一起馒头就白粥的造,这一点他就要比老徐强,老徐当连长那会吃的就和手下人不一样,当上副营后伙食档次当然也强了一级,结果现在新营长一来,老徐这家伙自然也只能跟着馒头就白粥,不敢搞特殊化。
看来老徐这次是很难压过外来户啦,不过,据小王的暗中观察,这两人表面上倒是相处和谐,没有要翻车的迹象。
吃完早饭自然就到了上午的训练时间,对这方面部队里自有章程,都是排长负责的活,新营长在这方面没有要干预的意思,直接回营部处理他的公务。
目前八十七师所剩老兵很少,基本都是补充兵,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原先的基层老军官也死的差不多了,这就导致部队执行力巨幅下降,很多工作干起来不像原先那么容易,就比如说训练。
为此八十七师高层还爆发过争论,有人认为要按照原先德国教练制定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慢慢发掘可用之才,这事大家都有经验,做起来也不容易出错。
但很快就有人反对,日本鬼子眼瞅着就怼到家门口了,照德国佬那样慢工出细活,等鬼子上门时部队肯定无法形成战斗力,真要打起仗来新兵说不定会被鬼子强大的炮火吓得卷堂大散。
然后就有人提议不如激进点,不搞那些繁琐的基础训练,直接以班为单位上项目训练,日夜操练不断,务求用最短的时间形成战斗力,到了战时再根据班组的表现划等级分配进作战部队,这样调度也会灵活主动些。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很快就被以消耗过多、预算紧张、物资不足等理由给否决了。
之后高层又商量出很多办法,但都被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客观原因给否决了,最后折中来商量去也没个结果,只能回到国军的老办法,放权于下,以营连排为单位进行操练,依靠部队基层官长抓训练工作。
话再说到小王这里,本来老徐安排给他的是一个编制内的主力班,但后来因为他挨了上面的整小王糟了连带,芝麻大的位置被别人给顶了,虽然到头还是当了班长但却是流放班的班长。
真的是流放班,本来一个排标配三个班,但小王所在的排有四个班,他们就是多出来的那个,给的番号叫独立班,不像前面的班组有一班、二班这样的标准数字排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