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未来美好憧憬。

什么制造大飞机、大火箭,飞上蓝天、冲向宇宙,一整个睡眠都在做这样式的美梦。

等第二天起床,杨堡大队好像一夜之间苏醒,继过年之后,大家再次开始走街串巷。

这是长达五个多月的猫冬生活,终于宣告结束。

自进入农历三月,地里泥土开始逐渐化开。

人们要趁着谷雨前这三周时间,将锈了小半年的身子重新活动开,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抢种农忙。

这其中,当然不包括霍奇林。

干农活儿?每年他都是搁田里摸鱼,一天能拿個三工分,都能算是霍奇林努力干活儿了。

这比知青拿的工分还少。

并非霍奇林不想干活儿,而是他真的学不会怎么种地、怎么收割。

顶多和五六岁小崽子们一起剥玉米,或者负责后勤和运输。

也会临时客串统计员,监督其他人,尤其是知青们干活,给他们算工分。

随着春耕临近,因为黄牛老黑去年老死,今年大队上肯定畜力不足。

杨堡大队水田加旱田,大概有三百五六十亩。

往年老黄因年轻力壮,吃点好的,一天能犁地四亩还多,老黑再不济,也能耕地两亩左右。

近一个月抢种期,两只牛,还有部分壮劳力拉犁,所有的田地都能种上粮食。

现在少了一只牛,肯定要把负责插秧或种苗的人,分一部分去犁地。

这样一来,根本无法种满所有土地。

即使花更长时间,勉强将所有田地种满,在入冬前,必定会有一部分作物没有成熟,最后只能烂在地里。

所以自古以来,农耕文明中,畜力就是一个村子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可惜,杨开泰走遍了县城的关系,都没办法从浑城畜牧场分到一只牛,别说牛了,连骡子或驴都没有。

这不,一早上就来村尾找上霍奇林。

他推门进院,打开霍奇林的房间,就见这娃正捧着一本大书在看,边看边写,嘴里边还念念有词。

什么‘德尔塔’、‘伽玛’的,杨开泰反正是听不懂。

“牛娃,在干哈呢?”

霍奇林思路被打断,这才发现家里来了人。

“在学习呢,多学点文化知识,总是好的。”

“不错不错,是该学习,大队上,你这年纪,都在县里念高中呢。

你这是在学啥呢?”

“现在在学物理,一会儿下午,就学化学。”

霍奇林手上这本,已经是平行世界2023年,华国高三年级使用的物理教材了。

一早上,他将初中、高一、高二的教材翻了一遍,唤醒脑袋中尘封已久的记忆。

下午再复习基础化学知识。

把遗忘的东西找回来后,就可以开始耕耘材料学,再后是热学、力学和机械学。

当然,这些学科包含甚广,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学会,因此霍奇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航天航空。

一切会飞的,都囊括在航天航空中,可不仅仅只是飞机火箭。

科技含量低的,比如热气球、飞行航模。

科技含量高的,那上限可真的没边,什么导弹、反重力飞行汽车、宇宙飞船……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些东西现在对霍奇林而言,还太远。

咱先定一个小目标,让机械工厂先制造个代步工具,来一辆二八大杠。

“老杨叔,找我啥事儿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