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江南
广州皇宫,瞿式耜焦琏等一众军机府臣齐聚殿中
朱朗身着明黄龙袍,坐在御座之上,朱朗虽然称帝,但实际上朝中却颇为平静
朱朗在领军连续大胜清虏以后,早就是天下人眼中的明廷正统,此时所缺的不过是一道手续而已
如果硬要说朱朗登基以后,与先前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朱朗身上的龙袍,团龙数量增加到了九条
朱朗扫了一眼下方众臣,直接开口说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朕既已登基继统,那朝中便该筹备北伐之事了”
下方瞿式耜等人闻言,脸上却也颇为平静,粤省朝廷承继大明法统,只要接过了这面旗帜,无论朝中能与不能,愿与不愿,都必须要打出北伐恢复的名号
这乃是大义所在,谁若是敢弃掉这个名号,那立时就要被打为乱臣贼子
当初弘光继统之时,哪怕早就打着送币议和,偏安南方的心思,但却同样要告知天下之人,朝廷暂时议和乃是为了先平定流寇,再图北伐恢复社稷
清廷此次前来议和停战,是因为多尔衮要抽出兵力重新掌控朝堂,解决豪格这个叛逆
而朱朗同意停战,则是因为大明此时同样需要一段安稳的时间,来积蓄实力
多尔衮也好朱朗也罢,其实两边都很清楚两朝绝不可能和平共处,双方迟早要有一场大战
两边之所以同意议和,不过是两人都坚信自己能比对方,更快的完成自己要做的准备
朱朗此时议和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推行七斗粮制,另一个原因便是为了筹备北伐
明廷如今已经掌控住大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大江上游的川蜀荆襄已为明廷彻底占据,大江中游清廷只剩一个孤零零的武昌与赣省,清廷如今唯一占有优势的便是大江下游的南直隶等地
两朝若是再次开战,明廷必定要打到长江边上,南直隶也将直接变为战场
明廷若想将战线推至大江一线,无论从那个方向进攻,都必须要增强水师打造战船
明廷水师如今真正可用的大型福船战舰不过十条,每艘战船最多不过能运两百人
若是算上战马铠甲兵械,明廷水师此时的投送能力,恐怕连两千人都不到,因此此时必须开始兴建战船
陈子壮主管兵部,此时听得朱朗所言,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据兵部禀报,水师如今的主力福船,单艘造价最低也需万两银子,稍小一些的近海战船也需四五千两银子一艘,朝中如今财用紧张,恐怕一时间难以扩大水师”
“南船北马,清虏所利在骑兵,而我大明所利则在水师大舰,朝廷要攻江南必要倚仗水师,战船再贵也必须要造”
明廷想要攻取南直隶,无非便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大江上游出发,顺江而下经武昌赣州安庆等地,一路南下南京
另一个便是从浙省出发,水陆并进,步骑陆师攻入浙省苏松等地,水师则从海上运兵,沿长江口逆流而上,直抵南京城下
明廷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水师都必不可少
朱朗如今的计划是在鄂省洞庭湖打造内陆江船,然后在福州打造海船
待真正开战时,明廷便可东西两线齐齐用兵,让清廷首尾受敌
不过陈子壮说的也的确不错,建造战船确实成本太高,明廷如今确实拿不出太多银两用来造船
朱朗先前为了减轻官吏盘剥,已经在田稅一项上施行以粮代银
明廷休战两年,如今各地米粮倒还算充裕,但在税银一项上却仍是入不敷出
建造战舰是必须用银子的,造船所需的木料,大漆等材料只能用银两从民间购买
明廷民间的大额交易已经完成了货币化,朝廷很难直接拿着米粮,去买来造船所需的材料
但朱朗却并没有打算放弃造船的计划,朝廷短时间内很难从民间获取大量税银,那这些造船的银两,便只能落在海贸铸钱这一项上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令李国用将海贸司大使郑泰唤来,李国用下去不久,郑泰便被领入殿中
朱朗看着低头站在殿中的郑泰,也是直接开口问道
“去年朝廷购铜情况如何”
郑泰闻言,也是立时恭声答道
“朝廷打通琉球以后,朝廷不仅购铜成本大减,购回的铜料也大幅增长,去年从倭国运回的铜料相比前年大大增加”
江户幕府为了保证倭国国内的稳定,最终决定放弃千里之外的琉球,勒令萨摩藩退兵回国
倭国退兵以后,朱之瑜等海外明军也正式掌握琉球
在朱之瑜等人的努力之下,如今朱之瑜已经与萨摩,平户两藩建立起了隐秘的走私渠道
朱之瑜等人日夜不停从两藩购铜,然后贮存在琉球国中,大明官船只需航行至琉球,便可将铜料装船运走,路程比先前足足少了一半
朱之瑜等人前年刚刚抵达琉球时,明廷运回的铜料只有二百万斤,而朱之瑜等人正式掌握琉球以后,去年运回朝廷的铜料便飙升至三百万斤
在建立起铜料走私渠道以后,大明购铜成本也大大降低
先前明廷官船从长崎购铜,铸钱成本是百斤十二两,而现在明廷用走私铜料铸成铜钱以后,总成本却只有九两
大明铸钱百斤铜钱可铸钱二十贯,明廷在将新钱与米粮绑定以后,新钱币值已经稳定在一贯一两的比率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