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群田导和池小唐池导当然不会想到七年之后黑帮电影《红龙》会站到奥斯卡金像奖的领奖台,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诸多奖项,开创中国电影历史性的先河,这些后来的荣光是谁也无预料不到。
因为这几个奖项的缔造者诸如唐君衍诸如慕云尘,还在人世间苦苦的历练跟磨砺,还在茫茫人海中四处飘零,如无根的野草一般,看不到半点的希望,这些当然都是后话。
周家明都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当校长了,反正印象中自从退休之后邀约就络绎不绝。
退休工资,加上可观的年薪,让独身的他生活潇洒而自在。至于他为何选择独身,这就不得不说跟尹仲的母亲有关了。
还记得少年的尹仲在县城念高中的时候,一到家长会母亲柳春跟教化学的周老师聊的热火朝天吗?对,就是那位周老师,尹仲的化学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名列前茅的。
这种岁月尘埃里的琐碎往事,尹仲再心细也不会留下太深印象的。虽然当时他就觉得两人的那种热络与亲密必然是有故事铺垫的,但大人的事从来就是讳莫如深的,自己再有一探究竟的好奇也无济于事。
柳春自然是和周家明有过一段校园恋情的,但属于那种彼此心照不宣的简单交集。时间是在与琴之远,也就是琴莉莉的父亲,两人的联系淡漠之后。
从单纯的异性伴侣外形的匹配度,琴之远是显而易见的高分。只是等到用书信往来检验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柳春绝望的发现这所谓的灵魂伴侣实实在在的可遇不可求。
当然那时柳春向往的绝不是所谓灵魂伴侣这种高阶的东西,她想要的仅仅是一个距离近些的,能够朝朝暮暮,彼此合得来,不会嫌弃彼此家庭状况那种就很可以了。
接受自己的家庭状况,在那样陈旧的年代,柳春都俨然觉得是一种奢望了。关于这周家明,柳春起初是一片空白。
据说家在自贡,这籍贯是哪里哪里是那个年代学校里男女之间最浅淡的了解了,而柳春是在荣县,距离不远。这西南师范老乡里好像就她俩是那一片的。
柳春印象深刻是有一次回家走的山路就是周家明陪着的。那个年代的艰难如今的人难以想象。汽车能到达的地方非常有限,那时年少的柳春要回家一般要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
那种路尹仲是见识过的。记得自己五六岁的时候,还跟母亲柳春去乡下老家看过四舅舅。他没有念书,从成年一直在乡下种地,后来结婚生子,一家人也是土里刨食艰难过活。
土里刨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光靠种地饭都吃不饱是那时农村的常态。不说别的,就那些连接乡间村落之间小路,都是布满烂泥,因为连基本的水泥硬化的条件都达不到。
小尹仲穿着凉鞋,双脚布满泥泞,那时的他就觉得自己就是打死也不愿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