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凡湾发生了一件事。
起因是秦晴的父母在他们县上给刘校长找了份工作。
以前,刘校长因为恋情失败,一气之下回了农村,但现在,秦晴都怀孕了,做父母的,不忍心看着女儿待在那落后的山区里受罪。
秦晴觉得也挺好的。她当时跟着来这儿也只是缓兵之计,她从来没想过要一辈子生活在这。
但是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校长时,他却一口就拒绝了。
他说他在这儿已经这么多年了,除非上面要调配他,不然他哪里都不去。
他说他喜欢和村民,和孩子们打交道,县城里那种勾心斗角的工作他不适应。
气得秦晴涨红着脸,半天没说出话。
但这事还没完,没过一周,刘校长和秦晴的父母,四个老人就找上了门。
他们软硬兼施,逼刘校长就范。
刘父语重心长地说:“以前你想下乡锻炼,我也支持,一来你年龄小阅历浅,二来也没成家。但现在,晴晴肚子这么大了,你得负起家庭的责任。”
“怎么没负责嘛?我现在都没有教书了,除了忙点村子里的事,就一直陪着她。”
“不是这么个责任法,你想过没有,晴晴生了是不是要坐月子,是不是要照顾小宝宝,这些事谁来做,在哪做,你想过没有?”刘母皱着眉头,责备道。
刘校长瞠目结舌,说实话,这些他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女人生娃娃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在鬼门走一遭,看看这儿的环境,医疗估计也发达不到哪里去,你忍心让我女儿冒这个险?”
“在这儿,你还能有啥发展,又不能升官发财,图啥呀?”秦父说道。
几个老人轮番轰炸了几个小时,再加上秦晴撅着嘴巴,红着眼睛,刘校长叹了下气,无奈地说:“好吧。”
刘校长去镇上提离职的事。
那领导托着腮想了半天,说:“年后行不行呢?上面说的要分配一批大学生下来,今年看着没戏了,村子里总得有人管理着。”
刘校长无奈地说真不行,得马上走。
“那你有没有推荐的人选,这么多年,你们村民的情况你应该最清楚。”
刘校长说那只有陈谨月了,不过不知道人家是否愿意,毕竟他们的医院马上要建好了,精力方面可能顾不过来。
那领导把烟头熄灭,说:“那就没办法了,你这申请我不能批。”
要说真到这一步,一走了之也未尝不可。不过刘校长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他还是去找了谨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没想到,谨月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这么多年,谨月一直折腾,很多人虽然不服气,但也司空见惯了。
毕竟,好像除了谨月和张大夫,其他人连字都不识,更别说当村长了。
而张大夫,本身就是一个热衷于治病的人,根本不会考虑其他事。
说实话,谨月对村长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她答应,纯属帮助刘校长。
谨月当上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人们种果树。
这些年来,村民们的主要收入还只有小麦土豆玉米等,产量极低又卖不到好价钱,她知道,多年后的这一块要成为国家果园示范区。
之前,她向刘校长提议过,不过刘校长口上答应了,但其实根本没有落实。
在这个村子做事,还是挺让人头疼的。
周末时分,谨月在学校操场组织了一场宣传会。
她说了这儿土壤与地形的特殊性,说要想致富,必须转型,把所有的庄稼都改成果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