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氛围真的特别好,大家好像突然都像变成了一家人了。
阿贵他们第二便不在黄奎德家吃了,中街分成两个大组,在西边三大组吃,吃的是炒肉丝。
一开始头两顿还行,可是从那以后便一顿不如一顿了。
后来,几个大组食堂办不下去了,最后办一个食堂,在街南头。
一个月时间不到,食堂里顿顿都是稀粥,干饭也吃不成了,最后稀粥变成清水汤。
当时食堂做饭的人抓起大把大把的矾放在里面,表面上看起来还是稠稠的,不过粥里没有米。
阿贵和李墨他们为了弄到点稠的,每还不亮的时候就赶紧跑过去排队。
去得早的,舀子在锅底捞,能捞到半碗米。
但是很快,米也看不到了,直到稀汤都喝完了,碗底才露出一点米,舔在舌头上,舍不得咽下。
后来,食堂的粥光剩下水。
三姑娘李兰还在上学呢,他每早上也约上几个同学去喝粥。
但是食堂的粮食也不多了。
他们几个学生喝七八碗,最多的能喝十一碗。
的肚皮,象被猪尿泡似的被吹大起来,亮亮的,手一戳就能点破的样子。
开始办食堂时,大家伙也不白吃,都要把家里的粮食收到公共食堂。
那时,一般人家只有40斤左右的粮食,最多的人家也不过一二百斤,所以收到的粮食也吃不了多久。
街上人家在吃集体食堂后后已转成定量户口了,粮本、油本都由场子统一收上去,把粮油一起买回来。
家家不在有存粮,锅也不要,所以家里是做不了饭的。
刚开始时,办食堂的干部常常在半夜里炸油饼吃,老百姓知道后都抱怨他们。
大概过去一个多月,米就看不到了。
从城里运来一批地瓜干,吃完了,便是整锅的胡萝卜缨子,后来便吃淀粉圆子,那是把玉米皮与杆子碾碎磨成面做的。
这时候,便吃榆树皮了,榆树从底部到顶梢是一片白,都被人们吃光了。
后来食堂也办不下了,就都倒闭了,可是阿贵发现自己家也没有粮食了。
没有办法了,只能自己想着怎么解决。
阿贵觉得那个时候日子真的过得是太艰难了。
阿贵家一开始买了1000多斤胡萝卜叶,吃完了便挑野菜吃。
开始有马荠菜、盐蒿子,后来便挑一种带刺的徐徐菜。
苦苦的,连猪也不肯吃。
合德镇有个姓戴的富农,家中藏了些钱,饿得什么也没有吃的时,从地下挖出来与人家换了两罐咸菜,用咸菜和着水,喝了十多。
没有一点油水,肛门脱落,临到解大便时弟妹们便哭得死去活来是很多人常见的事。
这一,阿贵走在街上,他还是要想些办法帮助家里度过难关的。
“阿贵,阿贵,是你啊!”张宝成也在街上转着呢,看见阿贵喊道。
“怎么样啊,你家情况还好吧,就连我他妈的家里都没吃的了。”
“哎,你这可咋办呢,这食堂办的还不如不办呢?这叫什么事。”阿贵道。
“兄弟啊,我告诉你啊,你啊到食堂后面的仓库去,粮食虽然没了,但是我看那又很多豆饼,这帮玩意,祸祸人啊,那豆子稍微一压出点油就扔了,你可以弄点那个东西。”
“真的么?”阿贵道。
“真的,但是你不要白去,晚上去。”张宝成着就走了。
阿贵心里想,弄点豆饼也不错啊。
他晚上带着李墨就偷偷的来到了食堂边上,食堂的门是锁着的,如果硬要进去那不成了强盗了,所以他还是选择算了。
李墨绕了一圈,发现在西北角处,那个房子的几块砖已经松动了。
他用手搬了搬,发现居然能拿下来。
正好这个墙角就是堆放豆饼的地方。
他们就用棍抠出来好多,足足有有半袋,爷俩高心赶紧离开了。
就是这班袋豆饼帮他们家挨了一个多月的日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