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琬并未将梦魇放在心上,起夜一会又躺下睡了,一夜再无梦。
平王府满月宴过去。六月二十,平王周衍上书为新生儿请封世子,朝廷允之。
周衍带着雷氏和儿子进宫谢恩,熙和帝顺势留他一家叙话到酉时,又赐家宴。据说叔侄把酒言欢,皇太后、皇后亲自作陪,与平王妃妯娌和谐、婶媳和睦。
这边言笑晏晏,宫门口一匹快马却恰时送来八百里加急公文,道是,门州六月初起连日暴雨不断,靖安郡属黄河口堤坝决堤了。洪水迅猛,已牵连淹吞靖安方圆十数郡,毁良田千里不止,门州已成水国洪乡。大水封路,好不容易水势弱些,门州州守命三十下属分路冒死突围报讯,却只得这一个侥幸先到了宫城下。
闻讯,帝君震怒,散去家宴,急召文武百官入宫通宵达旦议事,到议出个结果来,已四更天了。命忠勇伯唐荣带齐人马、银两物资即刻出发,前往门州主持安民赈灾一应事宜。唐荣领了圣旨,连自家门都来不及回,径直领了队伍往门州去了。只命小厮传了信回府里,免得苏瑶担心。苏瑶匆匆忙忙收拾了几件衣物叫人追上唐荣送到他手里。
唐荣能文能武,资历足,又是帝君信重的,朝中各方势力都对他做天使没有意见,确实是一合适人选。
众人议了一夜,散了朝会,只稍作休息,又各自上衙去了。
唐荣离京十日,苏瑶估算着他领着大队赶路应该将近到了门州地界了。
因不知道门州是个怎样情形,苏瑶自然是担心的。
七月初三,门房传来消息,说是少爷回府来了。
唐瑜与于向之夫妇同行,拖了几大箱子的行李,入了城门楼分开。于氏夫妇打道去京城的于府,于向之多少年不曾归家,想必有一番黏腻。于向之托唐瑜传话说是晚些自当来见老友。苏瑶听见儿子到门口了,暂且放下对丈夫的牵挂,火急火燎往大门走,却才走到二门,就碰上往里走的唐瑜。虽才半年不见,却还是上看下看,摸这摸那的把唐瑜蹂躏了个遍,拉拉扯扯地进了府里。
“你这孩子,不是来信说初一前后到?怎么晚了这么多天也不托人传个信儿?”
唐瑜听母亲这话,脸上重逢的喜悦淡去了些,道“靖安黄河口决堤,流民四散,有些流民走到了松山地界上。郡里开仓设棚,书院也派了人手去帮忙,前后一张罗,这才耽搁了。”
松山隶属松州,与门州正是左右邻居。
唐瑜眉头直皱,想到路见百姓衣衫褴褛“这堤坝三年五年的修,还是又决口了,只苦了百姓!”
苏瑶想着先让儿子回房整备,好好沐浴一番才是。便催他先行回房梳洗,他院中人也得了消息,备下热汤。到了晚间唐琬从宫里回府,一家三个坐下来用饭,唐瑜这才知道父亲被派去门州做天使了。
这么说来,他与父亲还一度擦肩而过了?
秋闱正在八月时,按大周律令,考生都应返回原籍州府登记报考。眼下七月,虽还有一月时间。唐瑜这是早些回京来做准备了。
唐荣马不停蹄进了门州境内,以天使名义有条不紊将各类事情吩咐下去门州各处建起不知凡几的粥棚子搭盖了无数帐篷供流离失所的人们暂时安身将与家人失散的幼童护在一处照顾组织了官兵四处搜救落单之难民随行的御医更是熬煮了一缸又一缸的汤药防治病疫、驱寒怯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