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肯定是不会出这么多银子出来,以前在唐府,老太太倒是有钱,专门给几个少爷聘请了一位“有名”的教书先生,结果教书先生水平她没看出来多好,倒是要的月俸足足是她成为老太太身边大丫头的三倍。

可以想见,这做先生真的是够赚钱。

而真正的好先生,一般很少愿意单独进府里为某一家人供职。真正热爱教育人的先生,更加注重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所以更多是在私塾或者地方性质的学堂里。

“我总觉得这样不妥,一来我不喜欢家里来外人,太吵我会不自在。二来刘兴需要跟大家一样学习,不能搞特殊化,这对于他与人相处还有学习都是有帮助的。”林玉不想刘兴被私教而失去和大家平等玩耍的机会,小孩子需要同伴,他们只能给予他长辈的关爱,而不能陪伴他童年友谊的那一部分。

“依我看,我们还是去找三叔和村长动员一下,三叔家如今刘景大哥这一年跟着你赚了不少银子,比起当初刘显堂哥还在时,家里光景更好。再加上刘景大哥家里也有小孩到入学年纪,想来刘景大哥也是愿意让孩子入学。”刘三叔家虽然经历过刘显一事后,在村里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大家伙还是认可刘三叔的地位。

毕竟村里如今还是只有刘三叔一位大夫。

此外,这件事要动员,必然不能少了村长。

集资办学,能够有村长带头,这意义明显不一样,就好比是一个民办院校升级为公办,从私塾转型为学堂。至于村长愿不愿意,这点更好办,使点银子,又说让他牵头为民办事,这事儿基本就妥了。

除了村长和刘景大哥能够动员,田家也能成为动员之一。

小虎儿年纪比刘兴还要大一些,相对于她,柳姐姐恐怕比她还要着急孩子的学业问题。

不过就他们这几家人显然不够,私塾还可以,可是学堂就不行了。

她希望从此以后,村里能够让所有不管有钱没钱的孩子都能到了年纪入学,不管以后长大是考取功名还是参军、做生意、当掌柜、跑商,他们都应该识字。只有识字,才能更加明事理,懂得为人处世,不容易被人因为文字而受骗。

“玉儿,你是打算在村里开学堂?”这事儿的确是为民办事,可是实践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学堂的地谁出?

是村里由村长去向官家讨?还是村里人大家集资买?

村长能讨到,像村里祠堂一样,供村里人使用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村里集资买,以谁的名义?写谁大家都不会服。这还只是其中一点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后面的管理。前面的地和建学堂都好说,只要有银子这都不是事儿。

后面的管理,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谁家愿意出钱出力来免费服务?

若是出钱聘人来管,恐怕又要被村里人抢爆。

这些都是事儿!

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他说的,请人来单独教刘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