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荷塘,我还想说我们可以把房屋建成阁楼的形式,一来青山村雨水多,一楼难免潮湿,长久住下去,对身体也不好,二来有阁楼方便观看花光山色,人住在屋里也舒心许多不是。”和林贵想着客栈的设计,林玉当时脑海里更多的是梦想中的刘宅。
在她的想象里,刘宅应该是清幽的住所。
阁楼依山傍水,后有桃山,侧有荷塘,远处还有渭水风光。阁楼脚下,是一个个小的园景,每个院子隔开出来,她和刘策住在主院,刘兴单独拥有一套院子,伺候的下人只要三个即可,两位家丁负责日常打扫和看护院子,一名小厮负责照顾刘兴。
林玉不会给刘兴院里备丫鬟,顶多平日里自己和冬雪多看着点,免得小厮照顾不周,平日里还用不上一个丫鬟专门打理刘兴的事。
她不希望家里风气从这里就开始变坏。
除了刘兴的院子,平安也要单独的宅院,等他年纪大一些,就让他独立开院。现在平安还小,倒是可以跟着他们一起住。
除此之外,府里还要多备两处宅院,作为招待客人所需。剩下的就是冬雪和东贵的住所,以及远在盐城的季明志,也得有自己的单独小院。
他们不比一般下人,一个是自己的贴身丫鬟,一个是家里掌握生意大权的大管事,一位是将来刘宅的官家,自然林玉不能委屈他们。
至于其他下人,倒是可以单独划一片区域出来,专门作为下人的住所,不过下人的住所最好是各个院落的交界处,这样一来,不管哪个小院有事,下人都能很快去看看。
总的算下来,林玉发现照她这样建,还有招待外人的大堂、马厩、厂库等等,这些一起算下来,五十亩地竟然一下子看起来不多,甚至在她设想里,荷塘大小应该占到整个刘宅的三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说大概十五亩左右的地要建林玉设想的这些院落,而且每个小院还要有自己独立的园景。
好在二楼的设计,让面积瞬间宽阔起来。书房和卧房可以设计在二楼,楼下则作为会客聊天的地方,比起现在卧房、书房、客厅都是连通的,私人环境更加隐蔽。
而且楼上的书房不仅可以供刘策记账温书,还可以在软塌上休息,透过窗户看向外面的风景。
而刘兴也正好可以有清净的地方,开始学字。
说起刘兴学习的事儿,林玉就开始发愁。
眼下村里百废待兴,这时候她若提出村民集资办私塾的事,恐怕会遭到大伙儿的反对。
这件事又不能再拖,刘兴马上就六岁,在这个年纪进入私塾读书,在元夏都已经算是很晚的入学年龄。
“刘大哥,你说刘兴读书的事儿怎么办?马上这孩子就要满六岁,再不入学,别人家的小孩都过童生,他还字都认不全。”林玉为刘兴发愁,一时间也空想其他。
刘策倒是不着急,淡定说出自己的打算:“我已经决定,去镇上聘请一位教书先生来家里专门给刘兴上学,若是村里小孩愿意来,就让他们给先生交穗付,至于多少,就看先生自己决定。”
“刘大哥,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家里专门请一位教书先生常住?”会有人来吗?
若是价格公道还好,就怕是教书先生假清高,实际上要价一二两银子一个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