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二号隧道,这条蜿蜒于湄公河半岛无人区腹地的巨龙,全长5874米,不仅是中老铁路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全线工程中最难以征服的险峻之地。
隧道穿越之地,地质条件极端复杂,岩层犹如被岁月揉碎的拼图,软弱且破碎,加之高地温与高应力的双重考验,使得每一次掘进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坍塌与灾难。
更为棘手的是,隧道内涌水突泥现象频发,如同潜伏的巨兽,随时可能吞噬一切努力。
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白天明与李伟总工站在隧道口,想着如何才能将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的隧道打通。
白天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孟村二号,是我们必须跨越的障碍。李总工,你有什么想法?”
李伟总工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道:“我们必须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我建议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与注浆加固技术,提前摸清前方地质情况,对不良地质体进行预加固处理,同时加强支护措施,确保隧道掘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白天明点头赞同,随即转身对身后的团队成员说:“立即成立专项技术小组,由李总工亲自挂帅,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每一环都万无一失。”
此时,奕沙万等老方项目人员也围拢过来,他们虽然对这样的高难度施工感到陌生,但眼中却充满了学习的渴望与合作的热情。
奕沙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白天明兄弟,李总工,我们非常愿意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学习你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请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与你们并肩作战。”
白天明拍了拍奕沙万的肩膀,微笑着回应:“奕沙万哥哥,你们的加入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我们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共同克服孟村二号的所有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村二号隧道内,灯光昼夜不息,映照着中老两国工程人员坚毅不屈的身影。
白天明身先士卒,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头戴安全帽,手持手电筒,穿梭在幽深的隧道之中。
他的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裂缝或异常的声响,他的存在,就像是一座无形的灯塔,引领着团队前行。
“大家注意,这里的岩层看起来比预计的还要松散,必须加强支护!”白天明的声音在空旷的隧道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亲自指导工人们安装钢拱架,每一根钢梁都精准对接,每一颗螺丝都拧紧到位,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固可靠。
而另一边,李伟总工则坐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四周堆满了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和计算数据。
他的眼镜上偶尔会蒙上一层薄雾,那是长时间专注工作后的自然反应。
但他总是迅速地抬手擦去,继续埋头于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之中。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屏幕上不断闪烁着新的分析结果。
每当有新的发现或优化方案出炉,他都会立即召集团队成员进行讨论,确保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项措施都能精准到位。
“超前帷幕注浆必须精确到毫米级,不能有丝毫偏差。”李伟总工的声音沉稳有力,他紧盯着屏幕上的模拟动画,向技术小组详细讲解着注浆作业的关键要点。
在李伟总工的指导下,注浆机轰鸣着启动,水泥浆液如同细密的针线,缓缓注入到隧道周围的岩体中,将那些潜在的威胁一一化解。
与此同时,排水系统的安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工人们不畏艰难,克服了空间狭小、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将一根根排水管铺设到位。
随着水泵的启动,隧道内的积水开始缓缓下降,原本沉闷潮湿的空气也逐渐变得清新起来。
这一切努力,都为隧道的顺利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次深夜的巡查中,白天明突然发现隧道前方出现了轻微的渗水现象。
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隐患点,立即召集团队进行紧急会议。
在昏暗的灯光下,大家围坐在一起,紧张地讨论着对策。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白天明的话语中带着果敢的决断力。
他提议再次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同时加强注浆加固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一夜的紧张工作,新的注浆帷幕成功建立,渗水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