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启示
蜀地的局势逐渐平稳,经过无数的战斗与艰难的治理,陆泽阳终于可以暂时放下重担,着手进行更加长远的规划。在刘青兰重伤复原后,陆泽阳的心情也渐渐放松,然而他知道,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天安宁,都是在无数的血与泪中换来的。他必须巩固蜀地的基础,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那天夜晚,陆泽阳在书房中翻阅古籍,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段清晰的记忆——一段来自他穿越前的世界,关于火器与枪械的知识。这些知识,像是被遗忘的种子,在他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那是他小时候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和科学知识,那些关于古代兵器的描述、机械原理、以及火药的使用——这些都开始在他脑海中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最终定格为一件惊世之物——燧发枪。
燧发枪,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燧石产生火花点燃火药,从而发射弹丸的枪械。在陆泽阳的记忆中,这种武器代表着未来火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比弓箭、长枪等冷兵器更加致命且高效。尽管古代的火器技术十分原始,但他深知,在这个时代,凭借燧发枪的威力,便可以在战场上占据不可撼动的优势。
火器的革新与技术突破
陆泽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手下的几位谋士和技术人员,他们听后无不震惊,同时也感到兴奋。火器对于当时的战场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存在,倘若成功研制并广泛装备,必将改变战争的方式,给烈焰军带来前所未有的优势。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火器的制造需要精准的工艺和大量的实验,尤其是燧发枪的机制复杂,需要解决点火系统、火药的配比、弹药的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陆泽阳深知,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依靠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与持久的努力。
于是,他开始调集人手,组织起一支以工匠为主的研发团队,开始研究和制造燧发枪的雏形。在研发过程中,陆泽阳几乎全程亲自监督,他结合现代的知识和古代的技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想法。
首先,他要求工匠们利用火药的威力和燧石的摩擦产生火花的原理,设计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点火装置。其次,他对枪械的管道和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其既能容纳足够的火药,又能确保在发射时的精准度。
与此同时,陆泽阳并没有忽视其他领域的革新。他派遣人手深入各地,继续巩固蜀地的控制,拓展并稳固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他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资源开发,尤其是铁矿、木材、棉花等重要资源的开采与运输,为燧发枪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成果初现,士气大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