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伊妃忙不迭地搀住他:“怎么了?”
“心疼。”
“心绞痛?”小姑娘吓得脸色煞白,掏出手机就要打电话,又被洗衣机一句话气笑了。
路老板仰天长叹:“没暗算到哈斯廷斯,这次说不定要大出血了,我心疼我的美金啊!”
刘伊妃娇媚地白了他一眼:“有些人,便宜没占够就觉得自己吃亏,就是你这样的。”
青年导演痛定思痛:“不行!我得给那老小子再找点麻烦!”
2007年5月4号周五,注定是北美dvd租赁业、或者说是未来的流媒体业最惊心动魄的开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从下午两点半左右开始,纽交所的百事达和纳斯达克的奈飞股票均出现小幅波动。
但前者的分时图走势显然更强劲一些,macd和各项偏离指数不断拔高。
三点左右,百事达的股价突然从2.85美元急速拉升至3.25美元左右,走出了近来破产传闻以来的最强音!
股民们目瞪口呆,难道那位青年导演讲的要收购百事达是真的?
人傻钱多啊!
逐渐地,开始有小幅试水的股民进场,在低位建仓,看看周一到底会不会有一波拉升。
哈斯廷斯显然也注意到了,手底的收购团队以及二级市场的交易员迅速行动起来,用仅有的资金开始建底仓。
同时,他也在密切关注自家股票的动态,暂时倒还没发现什么异常。
看了看表,哈斯廷斯准备前往洛杉矶市中心的bastide,他要和几位媒体朋友会面。
为自己造势,给路宽抹黑。
商战嘛,题中应有之义。
路老板又闲着了吗?
晚上剧组刚刚杀青就联系了哈维和艾格等人,邀请他们到斯坦福的乡村俱乐部共进晚餐。
很显然,在休市的这两天里,很多你来我往的攻伐就要甚嚣尘上了。
周六是蓄势待发的一天,但周日早晨十点开始,北美各种网络论坛、纸媒博客、脸书推特上就吵开了!
先是曾生产过《鬼影实录、《异域、《潜伏系列的问界公司宣布,公司有意在15%的股权基础上继续增资,收购这家三十年老店。
虽然是濒死的老店。
随后是奈飞发布声明,有意收购竞争对手百事达,整合行业资源给北美及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dvd线上、线下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吸引了大批围观群众和专业财经、华尔街媒体。
原因无他,既然你们俩都想收购,为什么要赶在休市日发文造势?
不怕周一开盘就有股民和机构抢筹?
路老板的答案是不怕,此役胜负的关键就是和哈斯廷斯拼刺刀,消耗他有限的25亿美元资金。
哈斯廷斯的答案是去他妈的,他都公告了,奈飞说不说也没区别,还不如给自己造势!
这位独裁者在行业内待了二十多年,媒体资源自然是不缺的。
很快,《华盛顿邮报率先“垂范”,开了“倒路”的第一枪。
《邮报称:路宽缺乏行业经验,短视逐利,不会是好的企业领导者。
在他手中,百事达会像辉煌一时的mytube一样,根本不会有长期发展的规划。
哈斯廷斯指责路宽作为财务投资者,仅关注短期收益,不理解dvd行业“内容为王”的长期战略。
同时,他暗示和指控其操控下的华人资本意图合谋,通过资本运作垄断传统影视租赁与新兴流媒体市场,其心可诛!
路老板当然也有回应。
华人资本背景的《纽约每日新闻独家爆料:
哈斯廷斯的豪宅与奈飞的裁员】
奈飞创始人哈斯廷斯被曝在圣克鲁兹购置1200万美元海滨别墅,而同期奈飞裁员9%。
记者对此表示:“当哈斯廷斯在游艇上喝香槟时,奈飞的员工在担心下月房贷。”
奈飞发言人回应称,裁员是业务调整的一部分,与哈斯廷斯的个人生活无关。
无独有偶,《旧金山纪事报同样披露了一则陈年旧事:
哈斯廷斯独断专行,驱逐奈飞元老】
哈斯廷斯在奈飞发展过程中独揽大权,1999年联合创始人马克·伦道夫marc randolph被迫让出ceo职位,以及后续高管团队频繁变动,导致公司战略缺乏稳定性。
该报引用了奈飞前首席人才官帕蒂·麦考德的评价,称哈斯廷斯“一旦决定便难以劝止,像野兽般固执”。
这则消息反响较为激烈,属于被湮没在历史灰坑中的陈年旧事。
此刻的哈斯廷斯萌生了和邓温迪等人一样的想法:
他怎么会对近10年前的“奈飞宫斗”知道得这么清楚?
路老板:你自己自传里写的嘛,大佬!
这两则爆料主要是为了引起百事达内部对奈飞和哈斯廷斯入主的抗拒。
把他塑造成一个独裁者的形象,百事达这帮大大小小手握股份的老臣们能不怕吗?
哈斯廷斯来了,自己这些把dvd老霸主带着走进死胡同的在位者还能有好?
观众和媒体当然都爱猎奇。
在刻意引导下,这则消息迅速发酵。
社交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脸书、推特等热门的北美社交软件,均出现了前离职员工和推特匿名员工的报料。
哈斯廷斯是当之无愧的铁腕领导和商业领袖,但这样的人往往作风强硬,必须要拿到主导权和话语权。
这位伦道夫是奈飞的创始人,但因理念不合被哈斯廷斯纠集董事会赶走。
有点像谁呢。。。
新浪的王志东。
王志东在2003年被路宽和陈天乔请回了新浪,和野蛮人联手赶走了段永基,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于是伦道夫成了北美王志东,被某些背后推手推到了台前,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大加斥责哈斯廷斯的独断专行。
譬如自己——创始人马克·伦道夫被迫离职,仅获象征性补偿;
2004年cto埃里克·迈耶因反对dvd业务收缩被解雇;
董事会七名成员中近一半为哈斯廷斯亲信,包括其高尔夫球友。
哈斯廷斯大怒,转而安排了更凌厉的措辞,直指这条东方毒蛇的七寸!
《华尔街日报:
红色警戒:中国资本入侵好莱坞】
奈飞创始人哈斯廷斯近日公开质疑路宽的收购动机,称其与中影集团关系密切,可能将百事达用于政治宣传。
哈斯廷斯表示:“百事达是美国的dvd行业前二公司,有着巨大价值,不能被外国势力控制。”
《日报援引类似日苯711收购案中的国家安全争议,暗示路宽背后的外国资本可能操控奈飞内容方向,影响美国本土文化输出。
《纽约日报则分析了北美问界的资金现状和来源:
除了年后刚刚入账的《异域2和《暮光1的近1.6亿美元的票房分账利润外,《鬼影实录和《潜伏系列的收益基本都投入了电影再生产。
这位东方导演手里的mytube卖身款,加上分众传媒的股权质押资金,横竖不过20多亿规模。
而哈斯廷斯可以拿出25亿规模的收购资金,又是主场作战。
胜利的天平似乎不可避免地向一方倾斜。
双方的舆论大战愈演愈烈,很多看热闹、又和两位当事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第三方也逐渐加入阵营。
比如索尼哥伦比亚。
这家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影视公司声称,如果短视的投资人路宽取得百事达的控制权,索尼哥伦比亚将考虑和奈飞签订独家的供片协议。
这相当于公报私仇,把对路老板拍摄大屠杀题材电影的不满,转嫁到商业行为中。
一时间,郑家作为后盾的一系列华人媒体烽烟再起,指责索尼哥伦比亚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替日右翼势力张目的鬼祟心思在。
后者第一时间发声辟谣,解释清楚自己绝无政治立场,绝无偏向,只是在商言商,对哈斯廷斯的领导能力更信任一些。
当然,只不过是听听罢了。
《历史的天空剧组外隔三差五的骚扰,总归是有背后资金支持的吧?
可能来自鬼子国内的各类渣滓协会,也可能直接来自索尼的献金。
说归说,骂归骂,总归是要手底下见真章。
周一早晨,纽交所的百事达在9点25集合竞价就有些耐人寻味。
无数大单在买一位置张牙舞爪,似乎预示着今天的不平凡。
9点30分,正式开盘,令无数股民疯狂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