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听着太子丹这番话,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突然,他怒极反笑起来,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证据确凿?哼!就凭你空口无凭、信口雌黄便算是证据吗?你如此冲动鲁莽,可有考虑过这般行为将会给我们燕国带来怎样灾难性的后果!!!”
说着,燕王喜猛地停下了来回踱步的脚步,伸出颤抖的手指,直直地指向太子丹,怒吼道:
“如今可好,秦军定然会抓住这个把柄,以此为借口攻打燕国。而我国的兵力与秦军相比,简直是以卵击石,又如何能够抵御得住他们的进攻!!!”
太子丹听完父亲的斥责后,沉默了好一会儿。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燕王喜,用低沉但却坚决的语气说道:“父王,请恕儿臣之罪。既然事已至此,儿臣愿意亲自率领军队抗击秦军,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退缩半步,以死向国人谢罪!”
然而,燕王喜对于太子丹的表态却是不屑一顾,他冷哼一声,满脸鄙夷地回道:
“就凭你?你有什么本事领军作战?你向来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只知一味莽撞行事。让你领军,岂不是要将燕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见太子丹毫不犹豫地伏地叩首,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之上,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响。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决绝,高声回道:
“那儿臣愿领死,以偿相国之命!只求父王父王能集全国之力抵御秦军,恳请父王准许儿臣留下这条待罪之身,哪怕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卒,让儿臣能够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样儿臣虽死,也算为燕国尽力一份力了!”
在场的大臣们眼见此情此景,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纷纷快步上前,扑通扑通地跪伏在地,齐声求情道:“大王息怒,太子也是一心为国。”
然而,燕王喜却丝毫不为所动,他扫视着眼前跪地求情的众人,满脸怒气地怒吼道:“都给本王住口!莫要再提此事!他竟然犯下如此弥天大错,绝对不可轻易饶恕!”
听到父亲这番绝情的话语,太子丹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他再次将头颅深深地埋进地面,用力地叩头,悲声高呼:“父王……父王啊!!!”那带着哭腔的呼喊之声在大殿之中回荡不息,令人闻之不禁心生怜悯。
一旁的荆轲见此情形,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微微低下头去,双手抱拳向燕王喜施礼,沉声道:
“大王,微臣本意也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试图凭借一己之勇扭转时局。奈何事与愿违,如今竟酿成这般大祸。一切罪责皆在于微臣,请大王责罚。”
燕王喜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冷冷的笑容,冷哼一声说道:
“哼!一己之力?就凭你们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自寻死路罢了。如今秦国必定会借此事大做文章,借机起兵讨伐我燕国。”
“你们倒是说说,面对如此危局,可有什么应对良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