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他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的热恼大地狱,周围广五百由旬,并另设十六小地狱,像恤自吞小地狱、冽胸小地狱、笛腿火逼坑小地狱等,刑罚之残酷,令人胆寒。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日诞辰。他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的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如车崩小地狱、闷锅小地狱、碎剐小地狱等,每一种刑罚都是对罪恶的严惩。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他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的阿鼻大地狱,圜叠绕广八百由旬,密设铁网之内,另设十六小地狱,敲骨灼身小地狱、抽筋擂骨小地狱、鸦食心肝小地狱等,在这里,罪恶的灵魂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他的殿居幽冥沃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四大部洲何处,该为男女寿夭富贵贫贱之家投生者。他会逐名详细开载,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送呈酆都。阴律规定,凡胎卵湿化,无足两足四足多足等类,死后都要经过轮推磨转。或年季生死,或朝生暮死,翻覆变换,为不定杀,为必定杀之类,概令转劫所内,查较过犯,分发各方受报,岁终汇解酆都。
在中国民间,阎罗王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认为,阎罗王是天帝的下属神,管理着阴曹地府,司职人之生死祸福,役使鬼卒,追摄罪人。在民间的传说中,人死后,灵魂都要前往阴曹地府报到,接受阎罗王的审判。阎罗王有一本神秘的生死簿,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当某人阳寿已尽的时候,阎罗王就会派遣下属无常鬼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有一句俗语说:“闾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从这句话中,便能感受到阎罗王的威风和决断力。阎罗王的判决,取决于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恶。生前积德行善立功的人,阎罗王会让他成为神仙,或者给他一个好的来世;生前行凶作恶的人,阎罗王会让他下地狱,接受各种惩罚,或给他安排一个不好的来世。这体现了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等民间信仰在阎罗王观念上的深刻烙印。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阎罗王作为统率成千上万青面獠牙、狰狞凶恶的鬼怪的鬼界首领,却不令人极端恐惧,也不令人生厌,反而觉得阎罗王比较亲善,就像一个雍容高贵的人间帝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阎罗王的故事,比如唐人张读《宣室志》中就记载了上帝令司命册立阎罗王,以五岳将卫拱天帝使者的故事。从唐代开始,民间兴起了地狱十王之说,称地狱分为十殿,每殿各有一王主之,十王分居地狱十殿。有人说阎罗王是十王总管,也有人说阎罗王因同情屈死鬼,屡屡放还现世报怨,遂被贬为第五殿之王,后来实在难以分辨清楚,因阎罗王名气最大,人们干脆统称之为“十殿阎罗”。尽管如此,民间信仰最广泛的还是主持阴司正义的地狱主宰阎罗王。
曾经有一个叫李福的人,一生作恶多端。他欺男霸女,抢夺他人财物,无恶不作。当他死后,魂魄被无常鬼押解到了阴曹地府。在经过鬼门关后,他来到了秦广王的鬼判殿。秦广王看着他,眼中满是威严,命人将他押到孽镜台前。李福看到镜子中自己生前的种种恶行,吓得瘫倒在地。随后,他被批解到第二殿,在楚江王的活大地狱里,他受尽了各种刑罚的折磨。然而,他的罪孽深重,又被转解到其他各殿,每到一处,都要遭受难以想象的痛苦。
与之相反,有一个叫王善的人,一生积德行善。他乐善好施,帮助邻里,修建桥梁,救济穷人。当他寿终正寝后,接引使者将他带到了阴曹地府。秦广王查看生死簿后,面露微笑,称赞他的善行。随后,他被送往第十殿,转轮王根据他的善业,为他安排了一个富贵的来世,让他投生到一个善良的大户人家,享受荣华富贵。
这些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人们敬畏鬼神、劝人向善的生动教材。人们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秉持善良的本心,做一个好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阎罗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融合,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阎罗王的形象逐渐变得更加汉化。他不再是古印度神话中那种陌生的模样,而是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冕旒,手持生死簿,端坐在威严的宝座上,就像一位古代的帝王。在文学作品中,阎罗王的故事也被不断演绎。有的小说中,将阎罗王描绘成一个公正无私的审判者,他明察秋毫,能够看透人心的善恶,对每一个鬼魂都做出公正的判决。有的故事里,阎罗王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比如与邪恶的妖怪斗争,或者解决阴曹地府内部的纷争。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阎罗王的形象,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公平的追求。
在民间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也会向阎罗王祈福。他们希望阎罗王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免受灾祸。每逢节日,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摆放在供桌上,向阎罗王表达敬意和祈求。而在道教和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阎罗王的地位和职责也不断被重新诠释。道教将阎罗王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赋予他更多的道教色彩;佛教则强调阎罗王在因果轮回中的作用,认为他是执行因果报应的重要角色。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阎罗王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