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镇自从经历了那场轰动一时的婚闹事件之后,整个镇子似乎陷入了一片异样的宁静之中。
走在街上,人们虽然表面上依旧过着各自平凡的日子,但内心深处却都能隐隐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氛,就像是一场即将倾盆而下的暴雨正在酝酿,而此刻正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那种压抑感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交河镇的上空,给人带来一种几乎要窒息的感觉。
然而,这交河镇的风风雨雨、暗流涌动,却丝毫没有打乱卓青麟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节奏。
随着卓山建筑队西南角楼的顺利完工,卓振东和卓青麟父子俩便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而原本的小四合院,则交由卓青龙夫妇入住打理。
大哥卓青龙和大嫂洪凌波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让人羡慕不已。他们的婚房特意选在了原先卓振东居住的那座小巧精致的四合院里。这座四合院本就是以卓青龙的名义购置的,理所当然成为了他名下的一份重要产业。
至于林(卓)向南,考虑到照顾林平之便索性一同留在了建筑队这边居住。如此一来,既方便了日常对林平之的悉心照料,又让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们彼此之间能够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
话说那卓红袖,自从收到了卓不凡送来的一万两白银之后,妥妥的成为了一名富婆,便开始寻思如何处置这笔巨款。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在卓青龙所住的小四合院隔壁再购入一套房产,作为自己的婚房所在,如此一来,这套新购置的房屋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卓红袖名下的一份产业。
然而,卓红袖深知自己不过是一介弱质女流,手中握着如此巨额的银子并非好事,反倒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乎,她当机立断,将剩下的八千五百两银子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卓诚新老爷子,并恳请老爷子帮忙打理这些钱财。毕竟,卓诚新老爷子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由他来掌管这笔财富定然能够让其保值增值。
卓诚新老爷子面对卓红袖交予的这大笔银子也是有些犯愁,整日里都在琢磨该如何妥善处理。
就这样苦思冥想了数日之后,老爷子灵机一动:既然手头上有这么多闲置资金,倒不如索性成立一个专门的投资理财部门!
这个主意一出,就连老爷子自己都觉得甚妙,而“投资理财部”这个名称,则是由聪明伶俐的卓青麟所取。
自那以后,卓红袖出借的银两每个月都会按照百分之一的利率计算利息。与此同时,千针坊也正式开启了对外借贷和投资的业务。
这不,他们迎来的第一笔借贷生意便是借给卓山建筑队三千两银子。这笔款项的用途乃是用于建造驻地东北角和东南角的大楼,以便顺利完成整个驻地的建设任务。
当然啦,这笔借贷的月息定为百分之一点二,相较于卓红袖的利率要略高一些呢。
且说那卓武邦,趁着身处交河镇的这段日子,每日都会前往文庙潜心研读。他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问之中。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卓武邦带着自家小孙子卓青麟一道成功考取了秀才之名,顺利通过交河镇文庙测试,可谓是光宗耀祖。
不仅如此,卓武邦还因机缘巧合得以转职成为墨家的一员墨者,这无疑让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折。此次交河镇之行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但悲哀的是卓青麟,好歹在原世界也是本科毕业,还在文庙“苦读”了近半年时间,才在自家爷爷的辅导下,勉强完成文庙学识任务。
要知道卓武邦老爷子当年也就一解放前的师范毕业,后来在一乡镇中学教了辈子的书,两人的知识积累竟然相差这么大,让卓青麟严重怀疑自己读的是假书。
让卓青麟最为痛苦的学习经历就是书写问题,原世界本科出身,但一手龙飞凤舞的硬笔书法,用卓武邦的话来说“也就比狗划拉的好点,起码有点像字”。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卓武帮秀才测试时,一手宋体字好比印刷出来的,爷孙俩对比差距太明显了,不过好在是都过了秀才试,智力突破到60点,总算有一项技能进入到了三流行列。
与此同时,卓不凡眼见着交河镇立县的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交河镇仿佛即将成为一场巨大风暴的中心漩涡。
面对这样复杂危险的局势,卓不凡深思熟虑后决定安排卓山的部分人手逐步秘密撤回卓山乡,以避免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毕竟在这片是非之地多待一刻,便会多一分危险。
再看卓武邦,身为卓山乡的高级教师,其战斗力仅仅只有 20 点而已,与卓青麟相比都相差甚远。在如今这动荡不安的交河镇,他若继续留下,恐怕难以自保。
因此,卓不凡果断做出决策,安排卓振东带队护送卓武邦夫妇等人一同返回卓山乡。
相聚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罗英紧紧地拉住已然身为人妇的女儿卓红袖以及长孙媳洪凌波,眼中满是依依不舍之情。她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她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放不下的心。那殷切的目光和温柔的话语,让人感受到母爱的深沉与浓烈。
若不是担心耽误接下来的行程安排,这三个人恐怕会一直手牵着手,不停地交谈下去。然而,与罗英的难舍难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卓振东此时早已归心似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