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韩林又道,“孩子,你比我强多了,也比你的岳父岳母强多了。”

王振华一阵感动,有老爷子这句话,就算碰得灰头土脸也值了。

二,改变发型。

王振华离开韩家,坐公共汽车离开四九城,跑了五六十公里,来到延庆县国营理发店。

以前是三七开的偏分头,他发现北理工的男生都是平头,看起来干净利索。

他给理发师傅一张理发票和一毛钱,把偏分头换成平头,对着镜子一看,竟然不认识镜子里的自己。

不认识就对了,现在的王振华已经不是过去的猎人,而是准备考大学的知识分子。

三,说服老妈同意他辞职。

延庆县也有夜校扫盲班,目的是教没文化的人写自己的名字。

夜校的本质是白天参加工作,夜里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北理工夜校在四九城,距离延庆县六十公里。

王振华回到家,把夜校学生证交给老妈,“我要辞职考大学,您支持我吗?”

他是鸭鸭服装厂的采购员,月薪三十元,粮票三十斤,跟老妈一起可以轻松养家。

如果辞职,不仅没有了工资,也会失去每个月三十斤的粮票。

因为他的户籍还在小王村,粮票是服装厂给的,不是延庆县粮食局给的。

以后脱产上学,压力全在老娘身上,一家四口要靠老娘的工资生活,他还要吃家人们的口粮。

“孩子,你今天就去辞职,我就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要供你上大学。”

董秋兰没有任何犹豫,坚决道,“以前是你拉着咱家走,现在是咱家抬着你走,振东,晓莹。”

她看着一双儿女,“你们的大哥要上学,以后不会打猎吃肉,不会给咱们钱和粮食,更没有苹果和糖。”

“反过来,娘要拿钱供你们大哥上学,要把咱家的口粮分给你大哥吃,咱们母子三人可能还会挨饿。”

“但是,只要你大哥考上大学,也会变成商品粮户口。王振东,王晓莹,你们愿意吗?”

董秋兰一口气说完,直盯着七岁的儿子,六岁的女儿。

“我愿意。”王振东举起右手,“娘,我以后只吃半碗米饭,剩下半碗给大哥。”

王晓莹抱住大哥的腰,“我以后不吃糖,我一顿饭也只吃半碗米,我的粮食份额全都给你。”

她不知道“份额”是什么意思,经常听大人说粮食份额,她也这样说。

董秋兰道,“振华,不要有后顾之忧,娘就是砸锅卖铁,只要你想上学,娘就一供到底。”

王振华有些懵,老娘的态度,弟弟妹妹的态度,已经出乎意料。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他挠了挠头,笑着道,“娘啊,你这就是看不起人了,就算我不参加工作,我也有挣钱的办法。”

“不行。”董秋兰急切道,“你可不能投机倒把,四九城是天子脚下。”

“娘,这话可不能乱说。”王振华哭笑不得,好家伙,天子皇帝都出来了。

四,去鸭鸭服装厂辞职。

第二天早上,王振华就把辞职信写好,交给顶头上司方娇娇。

方娇娇吓坏了,急忙拿着辞职信跑路,第一时间去找党委书记刘正明。

刘正明也吓得目瞪口呆,马上召集全体委员开会。

最后,委员会研究决定:驳回王振华的辞职申请,不同意王振华离开鸭鸭服装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