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回不了家,那就干脆把家做大一点。
抱着这种想法,东征大军迅速反应,分作两路进军。
一路主力,由恶狼战士组成,老虎酋长,奶牛大祭司率领,方向南下,目标天竺,准备把这两河流域净化净化。
一路偏师,由四十万牧民兵组成,剿灭柔燃主力的时候他们没派上用场,现在正好去收拾残余力量,继续东征,目标西西利亚,一路上的所有势力全部吞并或者消灭。
远征部队迅速离开柔燃与魏北的边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主力先行抵达了战场,毕竟恶狼战士的速度极快,这点距离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
这个时期的天竺,正处于“笈多王朝”的统治下,其国王鸠摩罗·笈多一世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且具有复杂性的君主。
在统治前期,整个帝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还成功抵御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嚈哒人”入侵,扞卫了整个帝国的领土安全。
他鼓励农业和商业发展,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灌溉,并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让帝国的贸易网络不断扩大,与一些遥远国家都保持着联系。
而在文化上,他还鼓励多宗教发展,修建了那烂陀寺等一系列宗教建筑,雕塑,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都蓬勃发展,创建出了一个相当良好的艺术氛围。
对于这个时期的天竺人民来说,鸠摩罗·笈多一世应该是他们需要的明君,但又或许不是。
因为在除了以上这些功绩之外,在他的统治时期,种姓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各种姓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大。
除了流传到现代的四大主要种姓之外,这个时期细分下来的亚种姓就有几十种,虽然远远不及现代天竺人口普查出四千种种姓般离谱,但也是实打实的分化了天竺人民。
既然亚中地区的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那么天竺自然也不例外,白去病也不准备嘎多少人,就把那些高种姓全弄死就行了。
双方经过短暂的交流之后,战争不出意外的爆发。
这个时期的天竺军队因为成功抵御过外敌,士气还算高涨,但军队数量因为种姓制度,大幅度依赖于刹帝利阶层。
因此哪怕这个时候的天竺有大约四千五百万到五千万人口,军队数量也只在三十万到五十万波动,军民比例大概维持在百分之几。
在现实之中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数量了,那可惜这里是游戏,那在白去病的大军面前自然是不够看。
恶狼战士几乎是一路跑马圈地,将大量印度军队切割包围,然后一整个全部吞下,如同吃饺子一般。
战争的失利让笈多王朝迅速丢失了大量领土,整个国家开始出现悲观情绪,毁灭就几乎在这一瞬间。
但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当恶狼战士推进到某些区域时,却遭遇到了空前顽强的抵抗。
当地的战士和民众悍不畏死,大有一股根本不在乎自己生命的架势,并且数量可以说是极其庞大,搞的恶狼战士杀都要杀半天。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白去病还算喜欢,毕竟敌人不会再跑路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儿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