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矣。
末道青冢,敛声为静。心下伤悲,无言可绘。
更替无常,不知从何道起。
叹也。
若知不可见,岂会留京理政务,而不往此随同行?
非也,过也,但恨无望可重来,终为恨。
可忆当年初见,溯前十六岁。今思量,既远过。未曾想,光阴如流矢,倏忽而去,不留余痕。幻真交映,两界不可辨。
低眉,勾忆。
我幼不幸,怙恃皆失,未谋一面,不知其样。无依无靠,形只影单。以至生性孤僻,不愿近人。
后遇险,为一人所救。
遇其面,如沐春风。当时无知,不知即令椿,谓之长兄。封心解动,敢问欢谈。亦不知何由,伊人为我之所愿笑。长兄谙道颇多,诉我远方之山川,几何绚丽,倾耳痴听,心入沉醉,似身亲临其境。
初遇,我年七,你期龄未半。生性好动,遍地爬滚,归时满手脏泥,犹悦不自知。问名,未起。双眸如出渊之水,澄澈清透。唤为渊啼,于此似满意,咧嘴一笑。
小脸圆肥,温软可触,抬指耍逗,不甚言欢。嫂嫂立旁,但望你我二人,掩面轻笑。
知否知否?初时,眸中泛藏漫天辰光,明明不灭,对视之时,我心为之下陷。此所以多岁后又遇,貌态既大易,不可窥旧样,依一眼为辨。
但惜初见为幼,彼当不复忆,你不识我,不为让。
似景当年,不分往今。
残阳西下,漫天夕颜,流水静好,光阴不行,悠遥惬意,举目共赏此间一片天。
抱怀紧拥,好不疼惜。长兄笑而近,为姊者,当佑妹也。下望而颔首,必之。
川披凛,气转凉。大风呼呼,双耳生红。两娃衣棉着绒,裹为圆团以御寒。
寻雪落,盈天飘飘然。晶莹剔透,小巧可掬。
视前,千里一白,不见它色。
尘间壮阔不过此。
是时,你衣大帽厚棉袄,圆团伏于地,如何叫人不心怜。
当为你初遇雪,眸中跃光,不可阻挡之摸爬。
可见圆滚,鼻尖一点红。
及此,方知兄嫂童心未泯。
捏雪堆人,形态如生。
拾地雪,搓为团,彼此抛砸,须发肩首皆披白,难免不捧腹。
夜临,聚之就食。窗外漫天飞雪,宇内香热肆意。
一派温慈,令人心安。
异于往岁,今时之冬,手心犹温,不觉冷寂。
以你及兄嫂相伴,拥怀入梦,一枕温甜。
若可如此,不知极好。
但恨天妒,终其易。
回望,犹新。
春风拂面,醉人心扉。
又见兄嫂,笑容既敛,恐不妙。问何事其生,应大现压境,兵火随可燎,前线吃紧,须往之。
托我与人,居净土以避祸。当时年幼,不谙世事。
亦既泣下,哽咽曰:可能又见否?
兄顿顷,应:当可。
后马道为诀,泪泣不成样。
行道,遭歹劫。叔为护我,身受三刀而倒毙。
又恐又泣,不知所措。
幸得一人出手相救,即为师哥,击退歹人,乃得还。浅葬毕,同往方鼎,师父及师兄,习剑霸道。
四方皆墙,眼光不及远。
本心无学,速觉乏倦。多时,一人独立。天远无所至,恍恍惚惚。
知否?日夜念想,不知兄嫂及你境况如何。未得获悉音信,愈发不安。
如此,多岁。
年十三彼夜,梦中惊醒,遍身盗汗。呼呼如狂,不信此为真。
泣音出走,四下皆暗,死寂无声,失力瘫坐于地,抱膝恸哭。
后闻右将军战死,方知应梦为真。以为你亦不在,此生不可见,难抑情愫,又哭一场。
不曾想,十岁之后某时某地,四目又重逢。
取纱巾,裹我痕,扎结似蝴蝶,同般怜巧。
光阴留痕,生之楚怜,既失初遇时之稚气,却以泛光双眸,遂一眼认定,是为渊啼——我之丫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