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只瓷瓶造型周正俊拔,纹饰题材别致,画面妍美俊雅,艺术表现极强,令人观之动容,赵晨刚看到的时候就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好东西。”
小老太太很得意,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我的陪嫁呢能差到哪儿去!”
赵晨拿着放大镜仔细看了,这只瓷器的盘口,直颈,棒槌形瓶身,通体以白釉为地,釉面莹润亮泽。
撇开它上施五彩,外口沿以绿彩绘回字纹一周,颈部饰山水人物图,肩部饰开光法器锦地纹不说。
最吸引眼球的便是那腹部通景绘仕女雅集图,或抚琴,或对弈,或赏画,或执笔挥毫,棋琴书画汇集一堂。
仕女表情生动,身姿各异,眉目传情。
全器画工精细,笔法娴熟流丽,局部墨彩敷施尤为醒目,别开生面,当属巨匠遗泽,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年代能拿这样一只瓷瓶作为女儿的陪嫁,绝对是家中有点文化底蕴的,并且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对女儿有这方面的期许。
可惜眼前这满脸激动的老太太显然是没领这份情,或者是根本没有get到瓷器的韵味。
或者说根本不明白瓷器的价值。
“怎么样?你自己都说了是好东西,这只瓷瓶可不能给我卖便宜了吧?”
“确实是不错,我这边最多能10块钱收了。”
对老太太来说,这确实是意外之喜,然而她对这只瓷瓶的期许颇高,听到这个价格又有些不满足。
“不能再多点12块不行吗?”
赵晨无奈一笑:“老太太,我这边可不讲价,而且10块钱已经很多了,你去整个西安城里打听,都没有一个能比我出价还高的。”
银丝老太太有些失望,摆了摆手,随后说到:“那行吧,10块钱卖给你。”
最后赵晨只花了10块钱,喜滋滋的收了这么只仕女图瓷瓶走了。
赵晨抬头朝周边看了一眼,这附近离招待所挺近的,想起昨天那老头黑着脸离开的样子,便往招待所骑去。
原本想着那老头瘦骨嶙峋,又年近6旬,还以为他身体不太好呢。
没想到刚好撞见李德树背着行囊,手上肩上扛着从他那收来的青铜器,赵晨有些深深的震撼到了。
他一个青壮年人自认体力不差,昨天扛那么点路程都累的大喘气。
结果这6旬老人面不红,气不喘!
赵晨深深被震惊到了,怪不得说这个年代的人身体倍棒呢。
“您这就回北京去啊?”
赵晨冷不丁的冒出来上前搭话,李德树还没反应过来呢将东西放下,点点头。
“你怎么突然出现在这儿啊?钱没收到吗?”
赵晨摆了摆手:“收到了,收到了,我刚好路过。”
这么着急要回去,其中有几分是因为昨天那只睁眼关公吊坠,赵晨不说。
“你已经买好票了?”
90年代的老干部松弛感,买票什么的十足根本没往心里去,“到了车站再买。”
赵晨暗自为这老头竖了个大拇指:“太棒了,既然如此,先去我家一趟。”
“去你家做甚?”李德树虽然这么说,但眼中的欣喜骗不了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