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城离去后,皇帝的猜忌并未因沈翊的几句忠言而稍有消减。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的不安与怨念愈发深重。

朝堂之上,不断有大臣提及杜城的功绩,称赞他在边疆保卫战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这些赞誉之声如同锋利的刀刃,每一次听到这样的奏报,皇帝的面色都会变得阴沉无比。

而在京城的街头巷尾,百姓们对杜城的爱戴之情更是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茶馆酒肆之中,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杜城昔日的英勇事迹,传颂着他如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如何关心士卒疾苦,与他们同甘共苦;又如何在灾年开仓放粮,救济无数饥民。

这些故事越传越广,杜城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几乎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守护神。

他觉得自己仿佛被孤立了起来,这天下似乎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杜城与那些爱戴他的百姓共同的天下。

“这杜城,倒是比我还像个皇帝了。”

皇帝幽幽的说道,玩弄着自己手上的玉扳指。

有些时候,功高盖主了,就得注意了。

——

一日,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国事。

席间,一位大臣不经意间又提起了杜城在边疆的防御部署,称其策略精妙,若得以实施,定能保边境安宁。

这本是一番无心之言,却如同导火索一般,瞬间点燃了皇帝压抑已久的怒火。

“够了!”皇帝猛地拍案而起,吓得众臣纷纷跪地。

“一个戍边将领,竟能在百姓心中有如此高的威望,长此以往,朕的江山改姓“杜”算了!”皇帝怒不可遏,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殿内的大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纷纷跪地,噤若寒蝉。

群臣们面面相觑,皆不敢言语。

他们深知皇帝此时的愤怒已达到了极致,任何辩解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整个大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皇帝愤怒的喘息声在回荡。

“朕意已决,”皇帝冷冷地扫视着众人,“从今日起,凡再有提及杜城功绩者,视为不敬朕,严惩不贷!”

群臣们听闻,赶忙伏地叩首,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百姓们在一些偏远的村落,自发地为杜城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祈福保佑他能平安归来。

消息传到皇帝耳中,他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哼,这杜城真是好大的影响力!不仅在边疆有军功,在民间也如此得人心,这简直就是对朕权威的挑战!”

杜城如今,就像一颗钉子,深深地嵌入了他的心头,让他坐卧不安。

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皇帝与杜城之间的矛盾已然无法调和,而这场矛盾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与玄机?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