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变态!!”
“对呀,我就是个变态!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哪来的脸说这个,我能把你怎么样?我当然不能把你怎么样了,但你以为法律会饶过你吗!继续老实交代!”
随着蔡正祥逐一交代完自己的犯罪过程,《犯罪调查》的拍摄便已走进尾声。他们都没有预料到,前期讨论度一般的这部剧在最后几集迎来各路人士的大讨论。
“明明是犯罪人的错,为什么受害人还要承受二次伤害?”
“这个社会终究对女性是不友好的,一条贞操的帽子扣在你的头上,又怎么走的出来呢?最可恨的是一些受害人的父母表现得更像受了奇耻大辱。你们想,如果连父母都不能从心里接受受害者无罪,不能打心底抛弃所谓的贞操观念,又如何让自己的女儿走出这样的阴影呢?”
“在此诚挚地建议受害人或者所有女性,我们永远不可能实时防备坏人的,一旦遇到了坏人,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不要犹豫,立刻报警。你们也看到了,就连无精症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被找出来,只要你们尽快报警,尽快将物证移交到警察手里,他们终究会将犯人绳之于法的。你们千万千万不要觉得什么是不是自己从此以后是不是不干净了?是,受到侵犯的我们是不干净了,那是因为那个坏蛋不知道会不会携带什么病毒细菌,从身体的层面来看,我们可能会不干净,但是你在道德意义上绝对绝对是干净的。所谓的贞操伦理无非是上千年的儒家传统给中国女人套上的枷锁罢了,为的是物化女性,使其成为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干净,你就中计了。我们永远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所有物。因此,你不要抱着不敢说的观念而将嫌疑人放跑。就应该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
“有一说一,现在《犯罪调查》这样形式的剧还有必要拍吗?”
自从《犯罪调查》这部剧确定了播出日期之后,对于这部剧的讨论日益增加起来。论坛里、微博上大家纷纷发帖,尤其是现在的悬疑类电视剧大部分围绕着一个事件深度挖掘该事件相关的所有人和事物,极尽描写一个案件从犯罪嫌疑人到受害者,乃至警察各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或动线。像《犯罪调查》走二三十年前的风格,倒显得有些老土了。
“为什么没有必要呢?你不是受众,我是啊,多少年没有看这种快节奏的刑侦剧。诚然,现在的悬疑剧只有十几集,但十几集全都是围绕着一个事件来演的,我就不喜欢这样的呀,节奏那么慢。倒是《犯罪调查》这样的剧走零几年《重案六组》的老路,吸引的就是我这样的老粉呀。”
“听说林年主演的电影都报名柏林电影节了,演这部剧真的不是大材小用吗?”
对于这个问题,自然也有营销号怼到林年面前提出。
“我不觉得是大材小用,我们演员里有一句话‘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更何况我在《犯罪》这部剧里扮演的还是重要角色呢。当然我知道大家问的是电视剧与电影之间存在的这样一个鄙视链,但是在我这里,二者可以说是一样的,因为对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演好一个角色。我相信,一个好演员在一部烂剧里也可以演的出彩,而一个糟糕的演员,给他一个人设最好的影视剧,他的表演可能会遭人谩骂。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犯罪》是烂片啊,即使你们对我没信心,对导演总有信心吧?这部剧我第一时间看了原片,真的很好看,你们当我自卖自夸也好,总之欢迎大家来观剧拍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