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了辉县县城,战斗主动权就打出来了。

辉县距离新乡和安阳交汇之处,且县城以东地处平原地区,日军如果联合出击的话,在这种地带打,43军非常吃亏。所以部队还得继续往下打。

李志坚不想和日军在这里硬碰硬,他认为作战就必须在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基础上,尽量出奇制胜,正面的硬战,能不打还是不要打。

就如同这次战斗,如果硬碰硬的消灭日军三千多人,其损失绝对要比日军还大,损失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心血,且弹药的消耗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同时战斗耗时持久,不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变故。

不过这些都是43军厚积薄发的结果,换成刚成军之时,他哪敢如此打。几年的高强度作战和训练,以及充裕的弹药后勤,让43军的实力远强于周围的其他国军。

这一战,换成其他的国军,大多都难以像43军这样打得这么流畅,损失这么小而收获大得多。就像在林县驻防的庞炳勋24集团军,在近一年多,只能去搞一些破坏铁路等事情,这种大规模的歼灭战根本不敢去打。

其原因在于在这种平原地区,兵员素质不高,根本无法严密隐藏来打伏击战,人员暴露后,换成24集团军的部队,在平原地区两个日军大队的攻击下,队伍不崩溃就算不错。

好多国军都想伏击日军,但是部队隐蔽的不好,装备又不行,第一时间的火力饱和度上不去,最后被日军反进攻,有一点被破,全线即崩溃。

在李志坚将在辉县的战报发给在林县的庞炳勋后,并询问有无下一步指示时,庞炳勋对此反应很平淡,除了恭贺大胜外,就再没有其他言语,李志坚就明白了庞的心意,不再将其参考在内。

得知43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庞炳勋心中也是不知是什么滋味。

43军歼灭日军几千人,庞炳勋对这个并不怀疑,43军现在已经威名赫赫,之前在井陉时就全歼过日军一个旅团。

并且他在此地驻防良久,辉县有多少日军对他来说不是秘密,并且打辉县肯定会有日军援兵,这加起来肯定有三千。

43军能一战消灭三千日军,作为一个中国军人,固然很高兴,但是自己作为河北省主席、24集团军司令,现在却根本没有能力打一个这样的漂亮仗,也是令庞炳勋心中有点酸。

庞作为一名战场宿将,打了一辈子仗,当初也是血气昂扬,徐州会战中血战临沂,一战成名,成为了民族英雄,要不是有这股血性,也不会接河北省主席这个烫手山芋。

就任河北之后,越往后越觉得在这河北就是一个兵家死地,日军四面围困,补给运送不便,在日军加强了华北的力量后,更是就被困死在林县的山里。

现在骑虎难下,推都推不掉,心中的热血也就都凉了下去。可是撤又不敢撤,之前有韩复渠、李服膺、龙慕韩等人都因为作战不力被枪毙,他不觉得自己的命就比这些人大。

并且24集团军说是一个集团军,其实他能指挥的就是一个他的起家部队40军,主要下辖39师和106师两个师,24集团军麾下还有孙殿英的新5军,不过根本不受他指挥,孙殿英也是一个老牌军阀,什么事都敢做,胆子奇大。

李志坚理解庞炳勋的难处,作为一名杂牌军将领,的确不受重视,让其担任作为沦陷区的河北省主席,就是架在火上烤。所以向庞炳勋通报战情,只是一种礼貌,他愿意共同战斗就一起合作,不愿意也不强求。

不过之前请求过24集团军支援,虽然其并未实际作战,但是也还是欠了一些人情,于是让人给24集团军送去几百支步枪作为感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