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焕彩展新颜

苏云澜深知,书院能否真正立足,师资力量至关重要。

她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夜将那些有意向的学者名单重新整理,又仔细研究了他们的背景和专长,务求做到心中有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苏云澜便已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先是派人去拜访几位之前就表达过浓厚兴趣的学者,又亲自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写了亲笔信,言辞恳切,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求。

整个书院都笼罩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学生们认真读书,互相探讨,仿佛感受到了书院的新生。

工匠们也干劲十足,他们被苏云澜描绘的未来书院蓝图所感染,恨不得立刻就将图纸上的景象变成现实。

然而,世事难料。

午后,萧十八少爷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嫂子,不好了!赵夫子他……他不来了!”

苏云澜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晃,茶水洒出几滴,落在桌面上,晕开一圈淡淡的水渍。

她抬起头,语气平静地问道:“怎么回事?”

“赵夫子原本已经答应的好好的,可今天早上,隔壁镇上的老书院派人来游说,说他们那边条件更好,名气更大,赵夫子就……就反悔了!”萧十八少爷有些懊恼地说道, “他还带走了好几位原本有意向的先生,说那边更能发挥他们的才能。”

苏云澜沉默了。

赵夫子是位很有声望的学者,如果他能加入,对书院的声誉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如今他临时变卦,无疑给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放下茶杯,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心中泛起一丝失落。

她明白,书院的复兴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

萧煜寒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别担心,我会陪你一起想办法。”

苏云澜转头看向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眼中的忧虑却难以掩饰。

她知道,萧煜寒能给她支持和鼓励,但在学术方面,她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夜幕再次降临,书院的灯火依旧明亮,但气氛却有些低沉。

苏云澜坐在书房里,面前摆着那份被退回的聘书,久久无语。

“或许,我应该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些学者……”苏云澜喃喃自语,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书院新修的白墙灰瓦上,折射出淡淡的光晕。

苏云澜换上一身素雅的衣裙,带着萧十八少爷,踏上了拜访学者的路途。

第一站,便是赵夫子的家。

赵夫子家住在一个幽静的小巷深处,院子里种着几株老梅,枝干虬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苏云澜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上前叩响了朱漆大门。

开门的是赵夫子的书童,见到苏云澜,先是一愣,随即恭敬地将她迎了进去。

赵夫子正在书房里练字,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见到苏云澜,

“赵夫子,云澜冒昧前来,还望您不要见怪。”苏云澜微微欠身,语气诚恳。

赵夫子放下手中的笔,示意苏云澜坐下,淡淡地说道:“苏娘子,老夫已经决定去隔壁镇上的书院了,你又何必再来呢?”

苏云澜并不气馁,她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递给赵夫子:“赵夫子,这是我们书院的教学理念和发展规划,请您过目。”

赵夫子接过文书,粗略地扫了一眼,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看到了许多与传统书院不同的地方,比如注重实践、鼓励创新、因材施教等等。

这些理念,正是他多年来一直想尝试,却又苦于没有机会实现的。

苏云澜见赵夫子有所动摇,继续说道:“赵夫子,我们书院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优厚的待遇和福利。我们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独立的院落,配备了书童和仆人,保证他们可以安心教学,无后顾之忧。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丰厚的奖金,奖励那些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我们书院有无限的可能。我们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书院打造成一所名扬天下的一流学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