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学子兴书院
苏云澜轻叩指尖,思忖着赵夫子未尽之言。
不出所料,赵夫子提出想借阅几本书册,苏云澜自然应允。
她深知,要打动这些饱读诗书的先生们,投其所好才是上策。
送走赵夫子后,苏云澜便开始着手吸引生源。
几日后,镇上最热闹的茶楼外,一块崭新的牌匾立了起来——“萧氏书院招生启事”。
苏云澜和萧十八少爷站在告示旁,热情地向来往学子介绍着书院的情况。
苏云澜巧笑嫣然,声音清脆悦耳,将书院的优势娓娓道来。
萧十八少爷则在一旁补充,时不时还即兴表演一段剑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萧氏书院,以前也没听说过啊?”一个身着青衫的学子,名叫孙学子,带着几分质疑的语气问道。
他身边跟着一个机灵的书童,叫周书童,也探头探脑地打量着告示。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苏云澜落落大方地解释,“这书院重建不久,师资力量雄厚,藏书也十分丰富。”
“哦?师资力量雄厚?”孙学子挑了挑眉,“不知有何名师坐镇?”他环顾四周,似乎想找出什么破绽。
周书童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这师资可是书院的根本啊!”
周围几个学子也围了上来,好奇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苏云澜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不日便会公布各位先生的名讳,还请各位拭目以待。”
孙学子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光说不练假把式,总得拿出点真本事来让我们信服吧?”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挑衅,周书童也跟着帮腔,周围的学子开始窃窃私语,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苏云澜神色不变,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她轻轻拍了拍手,萧十八少爷会意地走到一旁,对着茶楼内喊道:“赵夫子,我家嫂嫂有请!”
[发生事件]
话音刚落,只见赵夫子捋着胡须,缓步从茶楼中走出。
他身上那股儒雅之气,顿时让周围的喧嚣都静了几分。
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更显德高望重。
“赵夫子!”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惊呼出声。
“真的是赵夫子!他可是咱们这儿最有学问的人了!”
“没想到萧氏书院竟然请动了赵夫子!”
议论声此起彼伏,孙学子和周书童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们显然没想到,这新开的书院竟然能请到赵夫子这样的人物。
赵夫子走到苏云澜面前,微微颔首:“苏娘子。”
苏云澜含笑回礼:“夫子,有劳您了。”
赵夫子摆摆手,转向众人,朗声道:“老夫不才,蒙苏娘子厚爱,忝为萧氏书院的山长。这几日,老夫与苏娘子探讨书院的教学理念,深感其新颖独到,既重经典传承,又不拘泥于古法,实乃求学问道的好去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愈发洪亮:“老夫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萧氏书院的藏书之丰,远超你们的想象!其中不乏孤本、善本,足以让你们大开眼界!”
赵夫子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学子们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