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盟友门派也表示支持,但无有力情报增补。目前北域与海港之零碎活动基本查无实据。苏临继续藏身一团迷雾,让正道只能紧张守备。
就在此关键胶着时,一名中州散修赶到天风门报告:有传言称**“苏临曾出现于极北冰海”**,跟一位强悍黑袍并肩离去,看似去某处秘岛。但消息尚无第二家印证,且散修仅是道听途说。
堂主审问散修细节,对方只能说自己在街市听见若干黑袍闲谈“苏临真面无敌,连堂主都畏惧”之类……毫无根据。最终判断多半是虚妄之言。
刀矛也跟堂主探讨:“这种谣言频出,只怕敌故意散布烟雾,让正道乱抓。怎么办?”堂主冷哼:“一概记录,静观后续。”
陆青雨回去继续带机动队在天风门内外围巡逻,维持秩序;薛玄一协助刑堂整理情报、审问零星俘虏。一切日常看似繁琐,却也在默默巩固天风门的底蕴。
时光流逝,刀矛不知不觉间在这段沉寂岁月中修为再进。陆青雨距金丹中期仅一步之遥,近期突破迹象越发明显;薛玄一血碑与自身金丹期默契融合,也渐能施展更强“血旋震刺”。
- 有长老预言:只需再有一次生死搏杀,两位皆可突破更高境界。
- 堂主见此很欣慰:正道若真迎苏临强袭,刀矛更具抗衡资本。
而借助灵丹堂、阵符堂改造,陆青雨的本命刀与薛玄一的血匕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嵌入些许青虬雷属性碎玉,增添雷煞破防之效。二人试练后非常满意,若再遇高阶护阵也能更轻松突进。
然而,半年过去,苏临依旧无踪,魔宗主力毫无异动。天风门再次进入相对祥和——外门新人举行擂比,内门堂考核如常,各派迎来互相访学交流。一些年轻弟子更大胆放言:“血冥余势终究被堂主斩断,哪还有什么天陨?不过是敌嚣张时的吓唬。”
- 刀矛听到类似论调,只温声提醒:“莫大意,苏临之名太可怕。”
- 有人怀揣怀疑:“若真那么可怕,何至于半年无动静?”
与此同时,刑堂也收不到强有力情报,处处平安。偶尔有黑袍小股活动都被及时铲除。高层日渐感慨:或许血冥真元气大伤,还需更久才恢复力量。堂主却保持谨慎无松懈。
后山石崖上,堂主独自眺望远方,身后是随行的副堂主与刑堂金丹。他神情隐有焦躁:“若苏临无行动,我天风门只能一直高度戒备,长此下去弟子或疲怠。可真等他冲击大阵完成,又是万分凶险。”
副堂主低声:“堂主莫烦,至少短期内没有血流成河。并非坏事。”堂主摇头:“是非之事难说,我只怕积得越久,爆发越猛。”说罢长叹,背负金刀,示意下山。一片红霞笼罩峰顶,仿佛昭示不了解的未来风云。
陆青雨、薛玄一见堂主这般态度,也心怀沉重。暗自想:“如此平息何时结束?刀矛之刃等待血冥大敌,这成了不见尽头的备战。” 但他们并无畏缩,日夜苦修更甚,期待新的机缘或线索打破僵局。
直到某日,山门外出现一位神秘散修自称“孤山客”,引刑堂审问,说自己在中州某隐秘山涧见过疑似“化星堂”暗室。室内存放大量“星石”与血符残卷。可当他想窥探时,被一股恐怖气息逼退。散修逃离后听说天风门在搜罗线索,故特来通报。
堂主让刑堂测谎,初步判断此散修并无严重虚言,但也不保真。何谓“星石”?散修说不清,猜是陨星之力所炼。地点则只记得大概方位。堂主思忖:“也许这是破局机遇。若真有苏临势力在中州某山涧囤积星石,便是他的弱点。”
紧接着,堂主召开简报会,指令:“刀矛带机动小队前往中州那山涧实地勘查。” 若真发现化星堂仓库或血冥据点,便摧毁之或抓俘虏。若是谣言,权作一场历练。两位元婴长老也同意派刑堂、阵符堂辅助。
陆青雨、薛玄一得命后立即整编队伍,带若干刀王堂金丹、刑堂执事等数十人组队,备好行囊,计划次日出发。堂主当晚再三嘱咐:“慎防是敌圈套。若真有星石囤积,也许正是苏临打算收集天陨力量。”
刀矛拱手:“是。我们会先侦查,若敌势庞大就传讯堂主率大军增援。”堂主满意点头。
外门、内门对这次出征并无过度关注,毕竟只算常规侦查,规模不大。可刀矛内心却暗自兴奋:“总算又有新线索,或许能撕开苏临暗网一角。” 两人期待这场出击能斩落更多黑幕。
次日黎明,一支三四十人的突击小队在天风门山外集合,由刀矛统率,以飞舟与灵兽为交通。堂主亲临送行,神情坚毅:“若确有血冥据点,务必剿灭。切勿冒险落入陷阱。刑堂也随行护法,保持联络畅通。”
陆青雨、薛玄一抱拳领受,率部出发。飞舟破空而起,向中州大地方向疾驰。秋风卷叶,目送他们消失在云海。堂主与首席长老静立山巅,心头揣测:“能否抓到苏临线索……且看这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