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他们的想法之后魏哲也没有勉强,只征辟了有意出仕的崔琰、公孙方、郗虑三人为府掾。
随后魏哲便对不夜侯府的职权做出调整。
其他诸事不变,魏哲唯独将“军屯体系”从侯府剥离,归入草创的镇东将军幕府麾下,至于民屯依旧在侯府管辖之下。
从表面上看来国渊的职权无疑是被削弱了,不过他却很淡定。
一局临近收官,本来华歆眼看着就要赢了,但国渊却忽然出了一招妙手斩了华歆的大龙,硬生生扭转了局面。
在看见这一幕后华歆思量片刻便失笑的摇了摇头。
“子尼兄技高一筹,我输了!”
说罢华歆便将棋子随手丢在了棋盘之上,直接开门见山道:“幕府草创,不知子尼兄可有教我?”
见华歆这么一说国渊也没有意外,其实军屯被剥离早在他预料之中。
甚至魏哲剥离军屯之后,国渊的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
整个辽东,恐怕只有国渊看出了屯田改制背后的用意。
于是面对华歆的请教国渊没有多说什么,反而从袖中取出一个卷宗递给了他。
“这是何意?”华歆不由纳罕道。
“子鱼一看便知!”国渊回道。
见此情形,华歆也只能静下心来从头看起。
片刻之后见华歆若有所思,国渊方才幽幽道:“乐浪豪强太贪了,此辈已有取死之道。不过此事侯府不方便出面,幕府草创,正好可以此立威!至于其他的……”
言及此处国渊微微一顿,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君侯应该早有决断,我就不多言了,你只需明白军屯之事干系重大,千万不可败坏即可。”
此言一出,华歆忍不住心中一凛,当即点了点头,感激道:
“多谢指点!”
……
次日,上午。
在与侯府办完交接后,华歆终于拿到了所有和屯田有关的档案卷宗。
说实在的,在看这些卷宗之前华歆就已经对辽东屯田足够重视了。
然而在看完了这六年的卷宗之后,华歆才发现他还是小瞧了。
魏哲的屯田改制乍一看貌似没什么,然而越往后华歆就越震惊。
怎么说呢,就像是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
譬如近两年来涌入的青州百姓,魏哲便没有直接就地安置,而是重新编户齐民,全部纳入民屯,由侯府直接管辖。
屯田也好,开荒也罢,辽东郡府都无权管辖、干涉、插手。
如此一来,以往地方豪强常用的一些手段也就失效了。
于是面对这波涌入的十余万青州百姓,辽东豪强连口汤都没有喝到,完全被魏哲一个人给消化了。
有了这个根基魏哲方才做到了在辽东郡说一不二,言出令行!
以往地方豪强最让州郡头疼的便是兼并土地、藏匿流民。
毕竟他们这么做便属于不仅自己偷税漏税,还不让其他百姓缴税。
长此以往下去,朝堂直接管辖百姓越来越少,能收到的赋税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自前汉文帝之后打击豪强就成为地方长吏的天职。
不过面对这样的顽疾,地方州郡的很多手段都见效甚微。
他们固然能杀一家豪强,但却不能杀全郡豪强。
所以绝大部分时间,州郡长官其实都是以遏制豪强发展为目的。
到任之后杀几家豪强威慑其他豪强收敛一点之后,往往就满足了。
但这种手段纯属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都做不到。
若非如此,天下也不会成了现在这幅鸟样子了!
华歆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看了魏哲对涌入的青州百姓的安置方案之后,却顿生拨云见日之感。
要知道魏哲最开始上任的时候,辽东郡在籍人口才八万余人。
虽然几年下来他通过打击豪强又梳理出了不少隐匿人口,将在籍人口恢复至十三万,但相比于现在的三十万人还是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现在足足有将近十七万人在辽东郡府的掌控之外,但却又完全在魏哲的直接掌控之中。
若是算是郡府辖下百姓,那么魏哲对辽东郡的掌控简直是史无前例。
在魏哲面前,辽东豪强的掌握的那点社会资源完全不值一提。
念及此处,华歆顿时忍不住思绪纷飞。
他是个聪明人,很快便联想到若是将此制由一郡推行一国会怎么样。
然而华歆只是在脑子想想,就忍不住热血激荡,心潮澎湃。
这让华歆忍不住对魏哲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在他看来,魏哲此法才是真正的救天下之策!
一时间他甚至没有继续深思下去,便立刻动身前往乐浪处理屯田事宜。
如此救世之策,他决不允许这些鼠辈再给败坏了。
……
且不说华歆如何气势汹汹的前往乐浪。
魏哲这边倒是一脸悠哉的在郡学之中听郑玄讲学。
不过他若是知道华歆所想恐怕会哭笑不得。
其实真相和华歆想的不太一样。
经过魏哲修改过的屯田制,理论确实能做到华歆想象的那种效果。
然而理论归理论,现实却是要考虑诸多因素的。
实际上这十余万青州百姓魏哲虽然一口吞下了,可吃的却是夹生饭。
因为在消化这波青州移民的时候,魏哲需要大量的劝农使、屯田吏。
毕竟民屯一镇不过千人,十余万青州百姓便需要劝农使百余人。
至于基层的屯田吏就更多了,足足需要千余人才能满足。
魏哲能立刻拿出这么多管理人才吗?当然不可能!
别小看一千多人,真能把一千多人的农业生产打理的井井有条的人,其实都已经算是标准的人才了。
为什么在前汉与本朝的打压下,士族世家依旧能逐渐坐大?
还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才积累确实多!
由于人才选拔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客观上士族手中的管理人才其实是要比朝堂多的,只不过相当分散而已。
同样的一个坞堡,世家门下的执事可以做到岁岁盈余,甚至还能有余力逐渐对外继续开荒。但若是州郡直接派人管辖,十有八九会出现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
于是乎很多时候州郡长官都会选择和地方士族妥协,以换取短期收益。
毕竟州郡长官不过是流官而已,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耗费。
这次魏哲其实也面对着这样的情况!
但是他却没有选择让步,而是选择直接硬啃。
就算是夹生饭,他也要硬生生吃到肚子里。
劝农使不够,他便令现有各镇民屯的劝农使副手全部转正。
如果再不够,那便令各镇民屯举荐麾下出色的屯田吏。
至于屯田吏的缺口,魏哲则选择用各镇民屯老人来填补。
毕竟他们早来几年,多少也有些经验了,勉强也可以用用。
可以说魏哲费劲了浑身解数方才吃下了这波青州移民。
不过赶鸭子上架也是有代价的。
这些新上任的劝农使、屯田吏本就良莠不齐,实际管理中自然难免会行差踏错,交上一些学费。
一来二去,魏哲可以说白白耗费了大量的物资。
这点华歆尚且没有发现,但作为辽东大管家的国渊却一清二楚。
为此他甚至私下里与魏哲深入的讨论了一番。
他觉得魏哲没必要对豪强严防死守,完全可以像刘虞那样和豪强合作。
如此官府便可以轻松安置大量的流民、移民,粮草也好、牛马农具也罢,地方豪强都可以提供这些生产工具。
只需要州郡适当让利,豪强们便可以大大减少官方的压力。
这在国渊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并且这样一来,州郡也能很快就获得不菲的收益回报。
然而魏哲闻言却严词拒绝了,他明确的告诉国渊屯田不可让豪强插手。
于是从那之后,国渊开始隐隐明白辽东屯田背后蕴含的深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夹生饭吃一回就够了。
而这也是魏哲为什么会出现在郡学,为什么在听郑玄讲学的原因……
——
抱歉,这章不好断,只能写好再发。
ok,睡了!( ̄o ̄). z z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