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长大了一定是个读书人,是有大才的人!”

吴氏再次感慨。

朱玲玲听了又是感动又是难受。

如今的肖家,与其会读书是好事,不如说是一种灾难。

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读书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当年最能读书的春宁刚满十二岁就被迫挑起了全家的生计,跟着罗大叔学种田种地,听从春暖的安排跑码头跑药店跑茶楼,活脱脱变成了一个精明的小商人。

春安春强也在跟着三婶学识字学读书,但是三婶脸上再没有了在京城时的那般笑容,她担心着什么事儿朱玲玲很清楚。

读书这一条路对肖家三代以内的子孙来说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能读书未必是好事。

“我们哥儿是一个很用心的人,小小年纪居然记得每一个人的爱好。”

平日里抱他看到春燕拔算盘,看到春暖炮制药材,看到春安写字……所以,他都一一记住了。

这样的小孩,真的很聪明。

“祖母,午饭准备好了。”越是聪明,越需要保护好,春暖怕出现伤仲永的情况,连忙阻止了众人的夸赞,生生的转话了话题,变成了吃。

“行,请赵太太张太太入座吧。”老太太道:“春宁,你招待好赵公子。”

“是,祖母。”

春宁请赵明华入座。

“兄弟,不用客气,我经常来呢,又不是外人。”

春宁……说真,你真的不将自己当外人!

这样子真的好吗?

别看春宁年纪小,脑子却很好使,他总觉得赵明华经常跑到肖家来是有所图,但是吧,他又好像不是自己想的那般图谋。

这人,得防着点。

肖沐阳的周岁宴客人也只有张家和赵家罗家。

罗大婶和吴妈负责做出来两桌饭菜,男宾一桌女客一桌,家常小菜倒是被她们做得很有滋味,特别是红烧肉,罗大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厨神附体了,按春暖说的加了一包她给的什么香料的布包放进去一起烧,整个肉质软烂香浓。

煮饭三十多年了,第一次感觉自己厨艺厉害。

当然,她做红烧肉的机会屈指可数,或许,是一直有厨艺,只是没有这么多肉供她发挥厨艺。

果然,连张太太、赵太太都夸赞她的厨艺不错。

罗大叔看着满脸红光的媳妇心里也纳闷:她什么时候有这等本事了?还是说,遇上肖家人,全家都能变聪明?

看来当初说要紧紧靠着肖家的想法是对的。

饭后,众人吃着茶,又是一番夸赞。

正说得高兴,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春暖。

“左大婶,有什么事儿吗?”

春暖跑出去看时,见她身边站着两个人,有点面熟,一时没想起是谁来。

“春暖,你家的客人来了。”

客人?这个时间点?来赶晚饭?

关键是,这客人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