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赐毒酒,孙氏卒!
自己只看到了自己媳妇地位的攀升。
却忘记了。
她每地位提升一级,就会丧失一位至亲。
从燕王世子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朱棣病逝,自己病逝,朱瞻基病逝。
服侍三代皇帝,眼睁睁看着三代皇帝死去,这对于她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太子妃这时候说着说着,说话的速度,突然慢了下来。
紧接着,一滴泪顺着眼角细微的皱纹处,滑落。
朱高炽有些无奈,用自己胖胖的身躯,将其揽入怀中。
自己就不应该说这些话。
相处这么多年,张氏的性格他岂能不知,她并不在乎地位。
只在乎一家人,能否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不然,身为太皇太后,拥有执政权力,但却从未摄政。
群臣几次请求其摄政,张氏都以违背《皇明祖训为理由,拒绝。
“是我多言了。”
朱高炽轻拍张氏背部。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守规矩了。”
“你知道老爷子看着你的履历,说什么吗?”
“他说,你做的很不错,就是没能杀掉王振这个太监,太顾及皇帝的颜面了。”
张氏只是伤心了片刻,很快便收拾好情绪。
开口说道:“那你说,我能怎么办?”
“不顾及皇帝颜面,其如何坐稳皇位,皇帝如何驾驭群臣。”
阴阳总是平衡的,自己权力过大的时候,皇权就会被过度削弱。
若是她开了摄政的特例,后世效仿,该当如何?
因此,只能尽量干涉朝政,使其不会彻底丧失秩序。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自己的权势,压过皇帝。
给后世子孙开不好的头。
汉朝吕太后开了头之后,后面各个皇后都要效仿。
朱高炽笑了笑,这话倒也在理。
“哦对了,最近瞻基情绪可能会不稳定,你尽量安抚他的情绪。”
“不稳定?为什么?”
朱高炽微微叹息一口气,将土木堡的事情也告诉了太子妃。
夫妻俩,自然是没有必要瞒着。
当听着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后,太子妃张大了嘴。
“所以,老爷子把这件事的错,归结于皇后没有教导好朱祁镇。”
“且忽悠瞻基,使其开始有怠政现象出现。”
“这不,刚下诏给老三,赐死了孙若薇。”
听着这话,张氏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
皇太孙妃是自己精挑细选的胡善祥,也是经过朱棣和朱高炽认可的。
结果朱瞻基不喜欢,还是喜欢和孙若薇混在一起。
对于这个准儿媳,她其实也不怎么喜欢。
主要是性格和自己不像。
不稳重,且性格十分肆意妄为。
“赐死就赐死吧,省的看的我心烦。”
“天天游山玩水,瞻基都被她给带坏了,赐死了最好。”
“省的日后祸国殃民。”
“也省得我娘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唠唠叨叨。”
“话说太子爷,你说我会不会受到牵连啊?”
张氏心里顿时有些担忧。
孙氏之所以能够入宫,是自己提议的。
自己之所以提议,是因为自己母亲经常唠叨,说孙氏贤德。
自己听了自己母亲的话,把这件事告诉了朱棣,朱棣这才诏孙氏入宫。
孙若薇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
自己母亲也是永城县人。
谁曾想,孙若薇并没有自己母亲说的那么贤德。
之后,皇太孙选妃,最终还是选定了胡善祥做为正妃。
哪怕自己母亲经常抱怨,说孙氏如何如何,但她从来不听。
其实要说因果关系的话,孙氏闯祸,自己是有罪的。
朱高炽摆了摆手:“放心吧,要是有反应,你就不会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了。”
张氏还是有些担忧。
“不行,我得去向皇上请罪。”
小心翼翼,是她的行事风格,哪怕朱棣没有怪罪自己。
但她还是要请罪。
对此,朱高炽却解释道。
“行了,你也是听了你母亲的胡话,这件事,怪不到你头上。”
说到底,其实后宫选妃,谁谁谁贤德都是传闻。
其实张氏做的没错。
大明选妃,本身就是选贤德之人,但他们身处后宫。
谁贤德,也只能听别人说,然后诏见进宫。
入宫后,发现结果大不相同,是可以直接贬成宫女的。
关键是……朱瞻基就喜欢孙若薇这种性格的人。
她想贬斥孙若薇,也做不到。
朱瞻基跟老爷一样,她可不敢忤逆其意思。
“那就行,对了,从今往后,我会严格把控你的生活习惯。”
“你可不能就这么撒手人寰,留我在世上。”
朱高炽嘟囔着嘴,心中满心欢喜。
“哈哈哈,我都听你的。”
“庄先生带我去检查过了,说我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会英年早逝的。”张氏还是有些担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