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次去都会买点黄酒和牛奶,还有一些水果。
我的丈夫特别喜欢喝酒,喝酒就很开心,天天在家喝酒。
我是不抽烟不喝酒。这个应该是修身养性,但是在人群中却不受欢迎。
我自己不喜欢喝酒,感觉喝酒是一种负担。
我喝了一点酒,就容易面红耳赤的。这个大概属于酒精不耐症吧。
我自己很讨厌交际应酬,更喜欢每天安静的生活。
现实总是离我们的想法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单位上班,经常总有一些应酬,到了丈人这边也需要陪着喝点酒,也算尽尽孝心吧。
天气热的时候都是喝啤酒多,到了冬天我们还是习惯喝黄酒。
我们喝黄酒前都要加热下,加入糖和姜丝,似乎更加好喝。
前几年再读《红楼梦》,看见了一段关于酒的话,意思是只能热酒暖内脏,如果是冷酒需要内脏来暖酒,那么内脏就是要伤了。
我们一般喝白酒,都不暖的,根据这段话,以后喝白酒也要加热了。
我们看《三国演义》里着名的温酒斩华雄,看来在那时一般喝酒都是加热的,根据那个地理位置,也应该是白酒。
不过根据书上记载,古代的酒度数偏低,都是低度酒。
元代的时候,从阿拉伯流入了蒸馏技术,逐步白酒的度数越来越高了。
从清朝开始白酒取代了黄酒成了主流。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酿造智慧。
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表明,早在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和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已经有了早期的酿酒活动。相传在夏禹时期,仪狄发明了酿酒技术,这一说法在《吕氏春秋》和《战国策》中有所记载。
商周时期:酿酒技术逐渐成熟,黄酒成为重要的祭祀用品和宫廷饮品。
春秋战国时期:酒曲的发明推动了黄酒酿造技术的进步,黄酒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
唐宋时期:黄酒的酿造工艺进一步完善,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饮品,许多诗词中都提到黄酒。
明清时期:黄酒的生产和消费达到鼎盛,绍兴黄酒成为黄酒的代表,其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20世纪后,黄酒的地位受到白酒、啤酒等酒类的冲击,逐渐在部分地区边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文化复兴,黄酒开始向高端化、年轻化方向发展,市场逐渐扩大。
黄酒不仅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象征。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世界酒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