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过了王熙凤的胎,几个人就开始交流最近听来的各府新闻。

王熙凤问道:“那裘家的女儿真得拒了王家的提亲?”

吴氏瞪着眼睛点了点头,“可不是嘛。

其实她那种情况,有人愿意登门求娶实属不易。

而且王家也说了,不介意她带着女儿嫁入府,会视如亲生。

谁知道这姑娘到底怎么想的啊,竟是当面拒绝了。

听说田氏气了个半死,说再也不管她了。

那裘姑娘竟也是个刚强的,听说带了嫁妆和女儿已经搬出府去了。

让她娘就当没生过她这个女儿。”

王熙凤连声叹气,想不到裘心颜也是个执拗的。

当年陈家逼宫一事没有牵连到她实属皇上给了景田侯府面子。

而且幸亏她生的是个女儿,若是儿子,只怕也难有生路。

本来景田侯夫人想着等事情过上两年,风波平息了,多给她些嫁妆,找户好人家再嫁了就是了。

谁能想到,这裘心颜居然这般坚持呢。

总不能是为了陈也俊守节吧?

当初也没听说她二人的感情这般好啊?

不过这些毕竟是别人家的是非,只能茶余饭后说来听听罢了。

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裘心颜心里,总觉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既然这么久都没有听说湖里打捞出来任何尸身残块,她就不承认陈也俊死了。

也许,两人还有能相见的一天。

说完别人家的事儿,王熙凤便提起了娘家的外甥贾瑚。

“我大嫂这个儿子你们都是见过的,人品秉性也是一等一的好。

若是有那好人家的女儿,给留心着些。”

吴氏笑道:“这你可真是找对人了。

我这里就有个现成的人选呢。”

“这么巧吗?谁呀?”王熙凤惊喜地问道。

“你们可还记得魏家的女儿?”吴氏说道。

“魏家?”肖氏略想了想,“可是去了甘州那个魏家?”

“正是。”吴氏笑道。

“甘州有些太远了吧?”王熙凤问道。

“妹妹有所不知”,吴氏解释道。

“他们家老大魏英杰在大理寺做了主簿。

魏夫人放心不下儿子,也跟着一起回了京,顺便就把他们家小女儿一起带回来了。

那姑娘就因为跟着父母去了甘州,所以把婚事也耽误了两年,如今也是有些着急呢。”

“魏姑娘多大了呀?”王熙凤问道,若是比瑚儿大的太多也不合适。

吴氏笑道:“正是同你大嫂家的二公子一般年纪呢。”

王熙凤一想,那岂不是也十九岁了嘛,对于姑娘家来说,确实不算小了。

不过这魏大人可是甘州巡抚,听说他这几年任上成绩斐然,马上就要高升了。

只怕是贾瑚配不上人家姑娘呢。

“听着倒是合适,只是,我大哥不过徒有个荣国公的虚名儿,不知道魏家能愿意吗?”

吴氏笑道:“在你看来是虚名儿,可是在外人眼里,好歹也是八公之家啊。

又是嫡出的少爷,若是明年春闱再得高中,这条件可哪里去寻呢?”

王熙凤一听也是,如今的荣国公府也不是前世的荣国公府了。

府上在方氏和凤溪婆媳二人的齐心打理下,一改先前的颓势,在八公之中也算是居于前列的。

只要贾瑚明年春天榜上有名,登门提亲也是极其体面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王熙凤笑道:“那就劳烦姐姐给说说,你给介绍的姑娘定是挑不出错儿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