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殿下的宽容。”徐达起身告退。

待到徐达离场后,朱元璋微微叹气,开口说道:“今天的讨论就此为止,谁都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说罢,他也准备离开,不过临走前交代要汤和一炷香时间后再来见他。

当见到汤和时,朱元璋赞赏地看向他,“你今日处理得很好。你用釜底抽薪这一策略确实巧妙,成功转移了大家的关注点,缓解了功臣们的愤怒情绪。”

“过誉之词不敢当。”汤和谦虚地笑了笑回应说:“然而此次事件背后原因令人不解。跟随殿下征战天下的这些人,理应不会轻易做出违反殿下的意思的事情。”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年来,有些人变得越来越嚣张了,并且有些资历较老的大臣开始在朝廷之上擅自发表意见。这次的事我们不会简单放过他们,但要对付这样的人物也需正当其名。”

“如果立刻就对他们下手的话,则可能引起非议。因此我有件任务想要交给你来做。

“恭请指示”

“这件事情一定要办成,并且要做到不动声色才行。”朱元璋嘱咐说,

“请殿下放心,微臣定当尽善尽美完成任务。”

“去吧!”

......

走出内阁之后,徐达直接朝自己府上走去。

路上偶遇长兴侯耿炳文,二人同行返回至徐府进行长时间交谈,内容始终离不开刚刚发生过的那桩抄家案。

商谈过后两人决定分工行动。

其中徐达负责秘密查探魏国公务所涉及的相关情况;而耿炳文则带人去捉拿那些涉嫌腐败的官员们。

“幸亏得到徐兄相助我才逃过此劫。”长兴侯感激地讲着:“事情发展得太快,连预防都来不及采取。”

原来他也在名单内,但由于当时焦点集中在了徐身上所以幸运地被忽略掉了.

“此事因我思虑欠周未能提前警示你而差点导致不良后果。”徐达承认错误说,“好在我俩同坐一艘船上彼此间需要互相支持才能安全度险.”

“不管怎样,还得感谢徐兄救命之恩.”长兴侯感慨地说,

“兄弟之间本就应该互帮互助。”徐回答。

“徐兄打算如何着手调查此事呢?”

“宋府已被密切注意着一旦发现异常就能迅速掌握证据进而将宋扳倒使其再无翻身机会。

“这个宋国公胆大妄为实在令人发指希望能给与其适当制裁防止真相曝光造成更大影响.”长兴侯表达了希望严惩违法者的决心。

“我也同意你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隐患演变成大明的心头大患。”徐目光犀利地说,

“那么我们就各自按照既定方针尽快找出幕后的真凶吧!”长兴侯总结道。

“嗯。”

谈话结束后两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

“报王爷,奉命监视宋国公并且已经收集到了部分相关资料准备交给魏国公。”

“做得不错。”给予肯定回复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一定要小心隐蔽身份绝不能让宋知晓我们的行动否则计划将彻底暴露。”

“谨遵吩咐微臣必将谨慎行事绝对不让敌人有任何察觉.”

“辛苦你了最近”

“能够为主效力是属下分内的责任.”

感到心烦意乱的朱元璋再度来到国公府,想要从张北玄那里得到一些建议。

张北玄早就吩咐李善长备好热茶迎接他,二人坐在夕阳余晖中,静待宋元到来。

“老朱啊,近日似乎颇为劳累?”张北玄温柔地问。

“哎呀,最近确实有一件棘手的问题困扰着我,弄得我头疼不已。”朱元璋苦笑道:

“这次的问题可不简单。因为一名清官的事情,徐达和宋国公冯胜闹得不可开交。”

“陛下沉思片刻后,不觉得有些反常么?”张北玄追问。

“反常在哪里?”朱元璋疑惑地回应。

“想詹徽这些年来为帝国劳苦功高,怎么可能会犯下如此明显的错失呢?”张北玄继续说道。

“确实不太对劲,是不是徐达故意诽谤对方,或者是有意为之的污蔑行为?”朱元璋皱眉分析。

“不可能,以我对徐达的了解,他是位忠实可靠的大将,这样的手段不是他的风格;而刻意栽赃他人,也没有理由这样做啊。”张北玄摇头解释道。

“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