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的是一位文官。

他出身于苍元学宫,那是一座在整个大陆都颇有名气的学府,苍元学宫传承久远,对于文道的钻研极为深入。

在这个学宫里,年轻的学子们孜孜不倦地在文道之路上探索。

由于这个世界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个世界没有儒家的存在。

然而,就如同世界上有阴就必定有阳,有武,必定有文。

文道的修炼体系和武道相似之处很多,武者们通过不断锤炼身体、感悟力量、探索大道以提升境界。

文道修炼者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研读各种古老典籍,吸纳世间的文化气息,以让自己的文力有所增长,但二者又有着些许差别。

虽然没有儒家学说的支撑,不过文化的发展,总是有些殊途同归的意味。

在文道的理念中,一直传承着立身立德立言这三不朽的崇高追求。

每一个踏上文道的修炼者,一生的目标便是围绕着这三不朽展开的。

眼前这位文官,也是深深受此影响,在他心中,有一股正气呼呼作响,他坚信世间之事无论如何都应当遵循正义和真理。

而烈风皇帝此时端坐于龙椅之上,刚听到文官的质问,脸上却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失踪案?什么失踪案?朕怎么不知道?”

他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整个朝堂瞬间变得寂静起来,落针可闻。

朝堂上站着的众人相互对视,他们的眼神里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疑惑,有惊讶,更多的却是不信任。

他们内心暗暗觉得,烈风皇帝此时像是在装傻,可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这件事情看似已经这么明显了,怎么可能轻易就被糊弄过去呢?

那位文官心中没有料到皇帝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此时只是冷冷地笑道:

“您忘了吗?五天前的朝会有官员禀报各地孩童失踪案件,那官员当时言辞恳切,详述各地孩童莫名失踪的惨状,恳请朝廷出兵调查。”

“那可是关系到百姓根基,子孙后代的大事啊。可是陛下您最后却以胡言乱语,在朝会上虚报案情为由将其问斩。”

烈风皇帝听闻此言,龙颜大怒,他猛地站起身来,龙袍的衣角随风飘扬。

他怒吼道:

“你在胡说什么?朕怎么可能干过这种事,朕明明记得那人就是提出了一个从民夺利的政策,那是严重损害百姓利益之举,才被朕下令斩杀的。哪里有什么失踪案件?朕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皇帝此时的神情无比严肃,双眼紧紧盯着文官,眼睛里仿佛有怒火在燃烧。

文官见皇帝如此态度,心中的嘲讽之意更浓,他再次冷笑道:

“作为一位皇帝,连承认自己做错事都不敢吗?想当初我在学府之中听闻陛下您登基之后,推行诸多仁政,整个烈风皇朝在陛下的治理下逐渐繁荣昌盛。”

“当初我认为你上任后定会带领烈风皇朝走向兴盛繁荣的一代,怀着这样美好的期望才来烈风皇朝应官任职的。没有想到,如今你却变成了这副模样。”

说完,这位文官心中愤愤,还忍不住轻轻地骂了一口,表达内心极度的失望。

事实上,在现任烈风皇帝上任之后,烈风皇朝的情况相比天地境消失后的多年,的确是发展最好的一代。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很多偏远地区也逐渐得到开发,商贸繁盛,文化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平时,烈风皇帝无论是出游还是处理政务,都展现出了宽宏大量、心系百姓的特质,确实是一个值得被百姓称赞的皇帝。

烈风皇帝气得直接拍椅而起,一手用力地指着文官,愤怒地说道:

“一派胡言乱语,朕怎么可能记错?朕每日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对朝堂之事皆有明确的判断。朕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烈风皇朝的长远利益考虑,你一个小小文官竟敢如此污蔑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