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后,秦安宇收了一分地的红薯,决定不再种红薯,改种药材。
有四千斤红薯库存,可以吃很久了,快吃完的时候再种也来得及。
照例上山锻炼一个半小时,然后来到机械楼,准备找邹立群、周毅发过河,却没想到大队送了早餐过来,他们正在吃,不能说自己在山上吃过,只能再吃一顿,充分展现“年轻人,跨过门槛又可吃三碗”的正确性,不过只吃了一碗。
吃完饭后,和张立维说一声,然后带着他们直奔配件厂。
还是找到祝在新副厂长,把他们来到目的讲给他听:了解各个工序的设备配置、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配置、工作量。
祝在新随口一问,问他们了解这些干什么,只要拿单子来就行,他们配件厂保证优先供应。
秦淦西很直接地说,学校成立了校办机械厂,他们三个都是机械厂的人,所以要了解这些;还有就是研究小组今后还会不断研究产品,有些造型可能要不断摸索,自己亲手制作更容易掌握第一手数据,更容易成功。
听他这么说,祝在新哈哈笑道:“这是大好事啊,应该支持。”
然后开玩笑地说:“秦同学,凭我们的交情,你可不能从我们厂里挖人呐。我可以答应你,如果今后有零部件需要,我们厂子优先给你们生产。”
秦淦西哈哈笑道:“祝厂长,一言为定。因为我们的还没人员、没厂房、没设备,所以那五种产品……不,马上是六种的零部件还要麻烦你们。”
祝在新瞪大眼睛,“我说秦淦西同志,你还真顺着杆子往上爬?”
秦淦西呵呵笑道:“不是杆子,是祝厂长给我架的梯子。”
随后很认真地把机械厂目前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
祝在新叹道:“这还真是难办。除了技术,要啥没啥……咦,那你们都是厂领导喽。”
周毅发的嘴最快,“秦淦西是副厂长。”
祝在新哈哈笑道:“你当副厂长,那我觉得机械厂大有可为。”
秦淦西重新介绍了他们两个后,他呵呵笑道:“很好,研究小组还在一起,年轻人脑袋瓜子灵活,你们这个机械厂,前途不可限量啊。”
秦淦西很谦逊地说:“祝厂长是前辈,配件厂是大厂,今后少不了要过来求援,到时候还请不要拒绝。”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无论什么时代都容易让人感觉真诚。
把对方放在比自己高的位置上,无论对方是谁都会产生好感。
用真诚的心去赢得好感,是成功的必杀技。
聊了一小会,祝在新把钱森发喊来,让他带着邹立群和周毅发去现场了解情况,却把秦淦西留下来。
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的谈话却让他十分感动。
祝在新问了他对工厂运营的想法后,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讲了出来,并讲了一些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
完全是推心置腹的,相当于传道授业。
作为只有几次工作交往的两个人,能做到这些,不得不说他的大公无私、心怀热忱。
最后他还是说,只要湖工机械厂有需要,配件厂将无条件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