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浸透了阜阳城残破的城墙,也浇灭了赵子龙麾下将士们最后一丝斗志。

三万兵马,如今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士气低迷。

赵子龙立于城楼之上,雨水顺着他的盔甲往下淌,如同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曹军水师战船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将阜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二十几万大军,犹如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将这孤城吞没。

与此同时,韩重言的营帐中气氛凝重。

帐外风雨大作,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韩重言阴沉的脸。

五千兵马,如何能救被困的赵子龙?

他烦躁地来回踱步,手中的佩剑被他握得咯咯作响。

“将军,您还在犹豫什么?”李太白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赵将军不听劝告,执意深入敌后,如今落得如此境地,也是咎由自取。”他一甩衣袖,语气冰冷,“五千对二十几万,这仗怎么打?与其白白牺牲将士性命,不如保存实力,另寻良策。”

韩重言猛地停下脚步,转身怒视李太白,“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们见死不救?”

李太白冷笑一声,“救?将军拿什么救?以卵击石吗?”

韩重言的拳头紧紧攥着,青筋暴起。

他知道李太白说的没错,五千对二十几万,胜算微乎其微。

可是,让他放弃赵子龙,他做不到!

雨越下越大,仿佛老天都在为这困局哭泣。

韩重言走到帐外,任凭冰冷的雨水打在他脸上。

他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突然,李太白的声音再次响起,“将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 他凑近韩重言,低声说了几句。

韩重言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这……这会不会太……”

李太白拍了拍韩重言的肩膀,“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韩重言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进营帐,“来人,传令下去……”

韩重言猛地一挥手臂,雨水顺着他的指尖飞溅而出。

“我韩重言虽不是诸葛孔明,做不到鞠躬尽瘁,但这并不代表我会对我的兄弟坐视不管!”他双目赤红,声音嘶哑,“子龙把后背交付于我,我岂能让他一人面对这滔天巨浪!五千对二十几万又如何?哪怕拼尽最后一兵一卒,我也绝不当逃兵!”

李太白静静地看着韩重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轻咳一声,打破了帐内的沉默,“将军此言差矣。我并非主张放弃赵将军,只是眼下强攻无益,需得另寻良策。”

韩重言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雨水顺着他的发丝滴落。

“先生有何高见?”

李太白踱步到地图前,目光扫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

“将军,曹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他指着地图上曹军后方的粮草营地,语气意味深长,“他们倚仗的,是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若是……”

韩重言顺着李太白的目光看去,眉头紧锁。

他明白李太白的意思,但这样做……

他心中有些犹豫。

李太白见韩重言迟迟没有表态,便继续说道:“将军,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若是能断了曹军的粮草,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解阜阳之围。”

韩重言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他知道李太白说的没错,但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来回踱步,内心天人交战。

“将军,”李太白的声音再次响起,“难道您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赵将军和三万将士葬身于此吗?”

韩重言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先生,可有具体计划?”

李太白走到韩重言面前,附耳低语了几句。

韩重言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